除了艾灸,反复感冒的你,还可以用中药调理~
附文
什么是虚人感冒?就是体虚之人出现感冒。虚人如果感冒,极易出现反复发作,感冒持续不愈。有时病人会一年到头都处于感冒状态,十分痛苦。虚人其气血阴阳有所不足,表现为太阳的不足,即抵抗邪气的能力下降。如果感受外邪,太阳经无力鼓动起来抗邪,则邪气往往易于通过太阳经向少阳经或者向三阴经走。
久之,侵入机体的邪气会在三阴层次潜伏下来。一旦病人又出现外感,则内外相应,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症。所以说,虚人外感,表现的症状虽然是感冒,但其机理却不尽在于太阳受邪。
《伤寒论》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说的就是虚人感冒的病理机制。
根据这个道理,治疗虚人感冒,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扶正解表,更需要考虑到虚人感冒的本质——腠理空虚,邪气与正气相搏于少阳。可以从少阳为枢考虑,用枢转少阳的方法来鼓舞正气,达邪于表,则太阳标证亦可除。因此,可以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
其方:柴胡15,桂枝20,白芍20,*芩12,法半夏15,生姜三片,大枣6枚,切开,炙甘草10,*参15。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如果不出汗,要喝点热的稀粥,以帮助出汗,这样才有效果。
临床上我应用此法治疗不少虚人感冒,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对于虚人反复感冒,这次感冒初愈,下次尚未感冒时,及时服此方可以有效地预防再次感冒。遇到流感或者天气大的变化,正常人也可连服三付此方,可以帮助预防感冒。
平时总觉得身体虚弱,似有病又无病,但又浑身不适的人,即是虚人,可服用此方十余付,既可消除不适的各种症状,又能改善体质,调整阴阳气血平衡。
再者,常服玉屏风散亦是不错的扶正固表的好方法。其方:防风30克,生*芪60克,白术60克。一付,共研成极细末,每日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但要求是感冒已愈时服用此方。如果正在感冒期间,以不服为好,以防敛邪之弊。
另外,还有一个快捷的法门,大凡是阳气素虚之人若有外感,就可试用参苏饮这个方子,也有不错的效果。其方:苏叶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切,*参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治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涕唾稠黏,胸膈满闷等症。
感冒好了,怎样才能预防下次不发作呢?
我认为,适当地锻炼身体是必需的。但并不建议剧烈运动,平时我们都要工作,能抽点时间散散步,打打球,或者打一趟太极拳即可,要以微微汗出为度,如果不出汗,效果就不太好。因为不出汗,太阳经没有打开,那就不能把正气疏布到表层,也就不能排邪外出。要知道,汗出是排邪的。微微汗出就是机体排出邪气的最佳方式。
大汗淋漓可不一定排邪,弄不好还会伤津脱水,导致津亏。所以大汗时一定要及时擦干身体并避风寒。如果不注意,反会招致邪气客入太阳经,因为毛孔全部打开了,极易被外邪乘虚而入。
作者:董洪涛(文中推荐的方剂请咨询本地医师后再行服用)
常见病艾灸穴位指导:
一,风湿科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老寒腿、落枕
二,心脑血管科
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面瘫、抑郁症
三,五官科
鼻炎、咽炎、牙痛、眼睛干涩、近视、斜视、流泪症、白内障
四,胃肠科
便秘、结肠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癌、阑尾炎
五,呼吸内科
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甲状腺炎;
六,妇科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产后少乳、不孕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寒、盆腔炎、宫颈炎、尿道炎、乳腺炎、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症、产后风、乳腺癌、更年期综合症
七,美容科
去斑、减肥、狐臭、口臭、灰指甲、白发、豆豆
八,男科
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肾虚、阴囊湿疹、精液不液化、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
九,神经科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中风、失眠、神经衰弱、面瘫、癫痫
十,泌尿科
尿潴留、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炎
十一,小儿科
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小儿遗尿、小儿腮腺炎、小儿泄泻、小儿惊风、小儿夜啼、小儿疳积、小儿疝气、小儿推拿、捏脊、四缝穴
十二,肿瘤科
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
十三,其它
胰腺炎、肺气肿、改善微循环、甲亢、甲减、口腔溃疡、上火、祛湿气、甲状腺结节、肝炎、乙肝、脂肪肝、肾积水、头晕(眩晕)、脾虚、带状疱疹、淋巴结肿大、醒酒、戒烟、胆结石、胆囊炎、手麻、脚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