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去旅游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非常不适应,上吐下泻,而有些人,能喝能睡,跑跑跳跳非常健康?
一到换季就感冒,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们却没事?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叠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
——节选自《正气歌》序言
《正气歌》出自曾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治家、文学家文天祥,他的爱国事迹现在还写在课本上。那上面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前面他说了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很多人都得了病,但是他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他认为就是因为他有博大刚正、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以下是正气歌全文。
而最近童老师一直在和我们说人想要健康,想对抗疾病一定要心有正念,身有正气。一个人到陌生环境是生龙活虎,还是病病殃殃就能看出人体正气是不是充足。正气是一个多寓意的词,在不同的语境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可以是指“光明正大的风气”也可以指“刚正的气节”。而在中医养生学里,正气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正气的能力
所谓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和具备的抵御疾病的能力。例如《*帝内经·素问》中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只要身体强健,就不会被疾病打倒。正气充盈于人体之内,连绵运行,能够推动生长发育,也能够调节脏腑功能;精、血、津液的化生和呼吸的运作,都与正气是否充盈息息相关。
正气分化到各个脏腑,便构成了脏腑经络之气。脏腑经络之气运行不息,令各个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转,推动全身的精血津液代谢输送,完成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由此可见,在中医学的概念里,正气堪称人体生命之气,它决定了疾病是否会发生、具体表现和预后是否良好。
充足的正气运行于经络之间,推动人体各个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展开,完成生命活动。比如一个人正气强盛,那么即便有邪气入侵,体内的正气也能够奋起相拼,往往会表现为实证。而如果正气衰弱,那么邪气就很容易长驱直入,深入脏腑,虚证就此发生。同时,正气的衰微会导致精血运行失常,发生郁结,形成各种淤血、结石等病症。
正气不足的原因
第一类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导致的。《灵枢·寿夭刚柔》写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就是说明先天的遗传因素对个体的影响:有些人先天条件很好,体质就好,正气就很强;有些人先天条件不足,体质就虚弱,正气就不足。这个因素只能由父母来控制,孩子只能是被动地接受。
第二类原因也是不可控制的,就是年老体衰,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也在渐渐流失。
第三类是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像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熬夜、缺少运动、宵夜、嗜烟嗜酒、过度节食、不当减肥等等,妨碍了“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正常作用;不重视运动,贪图安逸,上楼有电梯,出行有汽车,回家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然就是玩手机;生活压力大,精神压力大,常常情绪不稳定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正气,损伤正气。
第四类是各种异常的、过度的外邪,如过度的寒冷、炎热、潮湿、干燥、滥用药物、环境污染等等。
从第二类到第四类导致正气虚弱的原因可以看出,日常养生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势在必行的,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或者药物来进行补充人体的正气,补精益气,让身体强健,就能免于疾病的困扰。那么出现什么症状提示我们身体正气不足,应该进行补充了呢?
如何判断正气是否充足?
正气充盈,就像在人体外部筑了一道防御墙,对外防外邪入侵,对内防精气外泄。总地来说,当正气充足时,睡眠良好,精神充足,不容易感到疲劳,并且很容易恢复,胃口很好,记忆力良好,免疫力良好,不易生病,病后恢复期短,整个人生龙活虎、精神百倍、说话底气也很充足。
正气越强,机体抵御各种病邪侵袭的能力越强,面对外界各种致病因素,都稳如泰山;正气越强,自我康复的能力也越强,即使生病了恢复得也可以比较快。
相反的,正气不足的时候,就会表现为目光呆滞无神,精神不振,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面色晦暗,声音低微,反应迟钝,食欲不佳,二便异常,失眠或嗜睡,经常感冒生病,病程长、伤口愈合慢等等。
以上任意有三条以上,且不是偶尔发生,是持续了一段时间,那就是正气不足了,要引起重视,及时地扶正气。
事实上,当人体正气不足的时候,并不会马上表现为疾病,而是一个逐渐严重的发展过程,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正气不足的初始阶段表现为:食欲不佳、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长期正气不足才会表现为:易感冒、易低烧,易得流行病;疾病多且易反复,患病后恢复慢;病程长、伤口愈合缓慢等等。
所以,平时要多关心自己,才能及时发现那些反常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保养,才能防患于未然。
.5.16
童老师每日一课
中医诊断舌诊——气虚
舌象特点:舌色淡红,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常见表现:容易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容易感冒,常出虚汗,经常感到疲乏无力。
发病倾向:平时体质虚弱,易患感冒;或发病后因抗病能力弱而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产后脱肛、痔疮等)。
各位中老年朋友们,如果有任何与疾病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或拨打热线电话,我们会详细的为您做出解答。
往期推荐
我最近的大便爱粘池子而且不容易冲下去,味道还特别难闻,童老师帮我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05-15
袁世凯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什么医学道理?
-05-14
工作不顺心和媳妇总吵架,压力好大生重病!我该怎么办?
-05-13
为什么你总是爱生病?只是因为体质差吗?
-05-12
文章部分图片与视频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