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命源头之穴,艾灸肚脐万病自灭
TUhjnbcbe - 2021/6/24 16:09:00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但同时也便于温养,故神阙穴历来是养生要穴。看肚脐,知健康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1.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3.圆形: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4.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5.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6.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7.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8.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9.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10.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肚脐最怕的是什么

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往下可以温肾,上润养五脏,《伤寒论》上说人类大多慢性疾病往往是湿气寒气邪气入侵,未能排除体外而导致阳气不足,五脏不调,所以百病易生。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每天按按肚脐好处多多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

方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

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抵抗能力。

艾灸肚脐眼的功效

古人云:“艾灸神阙,万病自灭”。神阙就是我们的肚脐眼,在中医上,神阙穴是人体五脏六腑的根本。那么艾灸肚脐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1、健脾和胃

肠胃功能虚弱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素质,肚脐艾灸可以增强脾胃机能,让阳气上升,浊阴下降,健脾止泻和胃健中。

2、利水消肿

肚脐艾灸能够激发上焦、中焦、下焦的气化功能,让气机畅通,速进新陈代谢,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温补下元

女性经常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漏尿、不孕、*褐斑,面色萎*等症状,那么这和冲任各脉不调有关,冲任督带和生殖以及妇女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那么艾灸肚脐可以温补冲任,理气养血。

4、通经活络

肚脐通百脉,用温热艾贴贴到肚脐,可以通经活络,理气和血。适用于各种手足麻木、酸痛症状。

5、敛汗固表

夏季很多人会出现盗汗、冒冷汗,还有带下、梦遗,惊悸、失眠等状况,这其实和身体虚空有关。肚脐艾灸可以帮助人体收敛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增强体质,减少刚才出现的状况。

6、养生延年

肚脐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肚脐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紧致肌肤,补脾益气的作用。

艾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 

 

艾炷直接灸
  人平躺着,用艾灸罐或艾灸盒直接灸肚脐眼,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或者用艾条直接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悬在肚脐的上方约1厘米左右,以觉得有温热的感觉为度,不可太热。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有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阙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主要功效:对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隔姜灸
  取新鲜生姜一块,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0.5cm厚的薄片(大小比肚脐略大)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平放在肚脐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稍停放下,亦可随即更换艾炷。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隔姜灸是温里通气的,有人肚子里特别胀,大便老下不来,这样的人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属于虚寒无力的,都可以用此法。主要功效: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脐,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隔盐灸用食盐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也是平躺着,以纯净干燥的食盐适量研细或炒热,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隔姜灸样施灸。加放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一般施灸3~9壮,对于急性病症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主要功效: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

传承千年艾灸传统

蕲艾康开启艾灸家居新时代~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源头之穴,艾灸肚脐万病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