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讯
01年03月14日
北京为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现场直击!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表示,北京已经开始为部分有接种需求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西城、丰台、朝阳等区已启动该类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西城、丰台、朝阳
已启动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
据北京西城3月13日消息,近日,西城区已开始为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在金融街街道锦什坊街疫苗接种点,街道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接种者开辟了“绿色通道”,避免他们长时间排队等候。在接种点外由社工护送,在接种点内,街道干部全程陪伴左右,最大程度给老人们提供方便。3月1日,记者走访丰台区丽维赛德酒店新冠疫苗接种点和王佐镇疫苗接种点发现,丰台区也已启动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3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街道的一个临时疫苗接种点,有超过00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预约接种。从9日开始,这个接种点已经有超过名60岁以上的老人接种了新冠疫苗。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多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工作已启动,关于老人有慢性基础病、不会使用手机预约等问题,为您整理答案。热点问题释疑
问题1:老人有慢性病能接种吗?答:北医院医务科科长杨扬介绍,老人接种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老人如果有慢阻肺、肝病及肾病也要注意,比如慢阻肺,如果控制良好没有严重的哮喘等问题,是可以接种的;肝病比如乙肝或者是乙肝病*携带者,如果肝功良好,也是可以接种的。如果患有恶性肿瘤暂时是不予接种的,良性肿瘤则可以。冠心病如果控制良好,没有频繁发作或是处于发作的急性期,也可以接种。此外,北京疾控中心就新冠灭活疫苗说明书中提示的“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慎用”作出解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可维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原则上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具体请按临床医师医嘱执行。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稳定剂量药物,病情平稳的,原则上可以进行接种。甲状腺功能减退(TSH>10μIU/mL,且T3、T4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以及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建议暂缓接种。
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果处于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疫苗。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也对此作出回应:“慢性病很普遍,高风险九类人群当中其实就有慢性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只要是在使用药物控制到很好水平的稳定期,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老人有病史,不确定能否打针怎么办?答:接种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老年人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基础病,经医护人员评估健康状况良好后就可以接种。问题3: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预约怎么办?打针需要带什么证件?答: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0岁老人如果不会使用手机,可以让家人帮忙预约,然后携带本人身份证前来接种疫苗。来源:北京日报卫生科普
饭后百步走,究竟是能活到九十九还是胃下垂?走法不同,功效不同!饭后百步走究竟是能活到九十九,还是会胃下垂?饭后有什么禁忌?吃完饭又适合做些什么?
散步中又有什么学问?原来走法不同,功效也不同!
饭后该坐着、站着还是躺着?
饭后坐着,会影响食物消化,引起肥胖?
其实不然。饭后坐着,可以减少反流,既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也不会导致肥胖。
但要注意不能久坐。
饭后站着或者散步值得推荐!只要不是剧烈运动,就不会对胃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可以促进消化。
而体质较差、体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饭后不要立即散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饭后立即活动。
饭后半小时内,只建议适合小范围、小幅度的活动,不适合剧烈运动。
若要饭后散步,可以休息半小时后,再慢慢散步一个小时。这样做既促进消化,又锻炼身体。
饭后立即躺下,是最不可取的方式。
吃完饭后就躺下,易导致食物胃液反流,长期如此还可能会灼伤食道。
饭后全身血液会比较集中的流向胃部,相应的别的器官供血相对减少,躺着不利于消化,也容易囤积脂肪。
吃完饭哪些事别着急做?
哪些事做了比较健康?
别唱歌
吃饱后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变薄,血流量增加,这时唱歌会使膈膜下移,腹腔压力增大,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引发胃肠不适等其他病症。
别大量饮用水或浓茶
饭后立刻大量饮水,会使胃中食物来不及消化就进入小肠。
大量的水进入胃中也会稀释胃液,使胃液消化能力减弱,不利于胃酸杀菌,容易造成胃肠道疾病。
而饮用浓茶不仅会冲淡胃液,茶碱还会抑制胃酸分泌,影响食物正常消化。
别洗澡或蒸桑拿
洗澡或蒸桑拿会使皮肤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处血流增加,就会导致胃部没有充分的血液,影响消化。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此时易发生意外。
因此洗澡、桑拿最好在饭后1-个小时后进行。
别吸烟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
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增多,烟中有害成分被人体大量吸收,损害肝脏、大脑及心脏血管,引起相关疾病。
别开车
饭后胃肠需要大量的血液,所以会造成大脑暂时性相对缺血,反应也变得迟钝。
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导致判断和操作失误。
同样,需要严密逻辑与极高专注度的工作也不应该在饭后进行。
可以喝酸奶或吃木瓜
酸奶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能够有效地调节体内菌群平衡,促进胃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
而饭后吃少量木瓜,对预防胃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其中的木瓜蛋白酶还有很好的美白作用。
可以进行肠道按摩
适度的按摩可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增多,有助消化。
按摩时以掌心着腹,以肚脐为中心,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或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轻轻按摩,尽量让身体放松,同时深呼吸,持续5~10分钟。
同样,需要严密逻辑与极高专注度的工作也不应该在饭后进行。
尽量漱口
漱口能及时清除存留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从而降低胃肠的患病几率。
同样,需要严密逻辑与极高专注度的工作也不应该在饭后进行。
不只是饭后散步讲究多多,平时的散步中,走法不同,功效也是不同的!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失眠:晚上慢慢走
在晚上,慢慢地走半小时,休息15分钟后再睡觉,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效果。
或者在傍晚的时候,由慢至快,直到微微出汗为止。坚持~3个月后,失眠大多会得到改善。
冠心病:餐后1小时慢步走
冠心病人可以选择餐后1小时慢步走,以免诱发心绞痛。
长期坚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特别是得过冠心病、做过支架、经过治疗稳定的人,走路这样的锻炼方式也更为安全。
静脉曲张:踮脚尖走
踮脚尖走路,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每次踮脚尖走30~50步,稍做休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以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颈肩腰痛:举手走、大步走
颈椎不好,可以尝试举手走:双手上举,略向两边展开,这个健走动作可有效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痛。
若是背痛,可以摆臂走:走路的时候,腹部、背部肌肉都需要用力,而且手臂要随之明显摆动,这样可以带动背部很多肌肉运动。每周走路两三次,每次0~40分钟,能有效缓解背痛。
来源:人卫健康、科普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