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艾健康屁多屁臭非常尴尬,艾灸助你拥
TUhjnbcbe - 2021/4/16 16:18:00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m.39.net/disease/a_6173182.html

春节到,我们的“胃”面临又一次极大的挑战啦,各种(咖啡咖喱,香蕉木瓜,榴莲配香茶)零食不断。对于脾胃差的人们来说过年期间的饮食方式,也是一件头疼的事。一个“不小心”吃多了,各种的过年综合症会逐渐出现,如:积食,便秘,腹泻腹痛,胃痛胃胀,感冒咳嗽等。那究竟如何去保护好我们的脾胃呢?让我们健康开心过个快乐年呢?

1、合理控制饮食(1)过年美食多,对于脾胃不好的亲们,首先要做到管住口,现在生活条件都非常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明知对脾胃不好也只能听之任之。而且许多家长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吃这一点或者吃几次没大碍吧!俗话说:“病从口入”,希望大家应保持理性,适当进食。(2)脾胃最怕寒凉的,饮食上一定要忌冷饮。前两天一个问诊的年轻人由于吃了个冰激凌,咳嗽咳了两个月都没好。对于适应能力强的成人都如此难熬,何况脏腑娇弱的老人小孩呢?雪糕和冷饮只会让他们脾胃雪上加霜!怎么还能有胃口好好吃饭呢?请记住,对于脾胃较弱的人群,禁忌吃生冷寒凉之物。(3)过年期间饮食有节,即进食要定量、定时。每餐按时进餐,不易过饱,过饱易增加脾胃负担,晚饭进食要少一些,也不可食后即睡。(4)清淡饮食,脾胃是很敏感的,对于太过辛辣油腻之物易损伤脾胃,因此饮食清淡一些就是脾胃的保护。(5)吃饭时应该从容缓和,细嚼慢咽,千万不要强迫性快吃,或多吃。如强迫吃饭,则易积食,甚至损伤脾胃,安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胃的消化,乐观的情绪和高兴的心情都可使食欲大增,这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肝疏泄畅达则脾胃健旺”。反之,情绪不好,恼怒愤恨,则肝失条达,抑郁不舒,致使脾胃受其制约,影响食欲,妨碍消化功能。2、中医日常保健

可经常给做一些针对脾胃调理的中医保健手法。

(1)(腹部按摩)方法是:平躺在床上,用我们的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36下,以皮肤微微发热为宜,注意按摩的力度动作一定要轻柔。

(2)“健胃三剑客”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因为我们的穴位都是双向调节的,寒的热补,热的寒凉,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一个均衡的方向——保持胃的健康。

这里所说的健胃三剑客就是“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分别位于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

脘指的就是胃,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太仓是什么呢?一个官名,古时候有太仓令丞,就是替皇帝管粮食的官。中医根据脾胃的作用,也将其命为仓廪之官,也就是人体的后厨房。

上中下脘的不同职能

1.上脘: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贲门相对应,贲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在这个位置,对于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的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上脘穴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胃经别上通于心,而且穴位近心募,胃与心有直接联系,故上脘穴除用于改善胃部疾病外,还可用于由于神志不畅所导致的一些心身疾病。长期刺激本穴位,对反胃、呕吐、胃脘疼痛、腹胀、呕逆、消化不良、胃炎等胃肠道系统的各种症状以及虚劳吐血、咳嗽痰多、心绞痛等症均具有良好的调理和改善作用。2.中脘: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现代研究也发现,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可用于缓解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疾病。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3.下脘: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肠连接的转变处。胃虽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对食物进行粗略的加工,就好比我们榨果汁,先要用刀将水果切成大块,再放到搅拌机当中。胃就相当于这把刀,只做一部分简单的工作,真正的消化过程是在小肠中完成的。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处。对于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等都有很好的消积化滞的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疗效。

上中下脘“三兄弟”在胃上形成一条线,相当于脾胃的卫士,对于和脾胃有关的疾病都有很好地防御和治疗作用,是胃的忠实护卫队。所以,对于胃系疾病,都可以来找这三兄弟“助阵”,将它们一网打尽。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同时刺激到它们,这就是艾灸。

艾灸在修复胃肠粘膜、恢复肠胃功能的同时,对周边脏器包括肝、脾、胰、胆等的抵抗力及综合免疫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提高胃肠整体的免疫抵抗机制,为疾病的康复打下基础。达到中医所说的“治一病而惠全身”的效果。

备一些常用的健脾消食中成药

如:保和丸,消食片、健胃消食膏等,膏方因口感较佳,现为越来越多数人所接受,但具体用法查看说明或者咨询医生后使用。

最后推荐一个食疗方:山楂苹果水。做法:苹果一个,切块,山楂片5~8片,一起入锅里加水ml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大约20~30分钟,饭后一小时随饮即可。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既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的根本即伤。所以请好好保护好脾胃,爱护我们的身体。

林秋芳主任门诊预约

1).医院名医馆(周三下午)

预约).

TUhjnbcbe - 2021/4/16 16:18:00
八卦手针面授班学员扎针分享

用完餐后,有些人会很满足地在回味着吃了的美食,然而有些人却会感觉到各种不适,比如胃胀、胃痛、腹胀,使人有一种苦不堪言的感觉。用餐后出现这些小症状,很多人都以为是食物不卫生而导致的就不重视。事实上,用餐后经常感觉到不适,很有可能是在暗示你身体出现肠胃疾病。

饭后八种表现预示肠胃病

1.在吃完饭的两个小时后,经常会感觉到胃痛,而且经常会伴随着反酸的现象,有些时候大半夜会被痛醒。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或者肠胃炎而导致的。

2.进餐后,经常会感觉到反酸、嗳气、烧心等,当身体向前倾或压住腹部的时候,胸骨后疼痛严重。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胃食管反流病而导致的。

3.进餐后的一到两个小时内,上腹部会出现局限性的隐痛、烧灼样痛或钝痛的症状,在持续了一两个小时之后,这些症状就会慢慢地减轻。当天气转冷、食用生冷以及坚硬的食物、熬夜等时候,上腹部的疼痛就会更严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胃溃疡而导致的。

4.进餐后饱腹感严重,嗳气却不泛酸,胃口不怎么好,中老年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患了慢性胃炎,或者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5.进餐后腹胀、腹痛,另外,还经常会伴随着恶心、呕吐、或者呕血这些症状,在脐上或者心口的地方可以摸到硬块,就有可能是患了胃癌。

6.在食用了生冷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畏寒、发热,这些症状有可能是急性肠胃炎而导致的。

7.每当进餐或者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就极其容易出现腹泻。腹痛、肠鸣等症状,在拉完肚子后就会减轻腹痛的症状,这有可能是因为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

8.每当吃完饭就腹泻,饮食稍微有些不当就极易发作。在短时间内,一时会腹泻,一时会便秘,腹泻的时候,大便呈水样,便秘的时候,排出的黏液会较多,个别时候就算有便意上厕所后却无法拉出来,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的话,有可能是患了慢性过敏性肠炎。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这类疾病所需的一些常见药都是果蔬调料,如莲子、藕粉、山药等,现列举一些食疗方:

①鸡莱散:鸡内金3克、莱菔子6克,炒*研末,分3次温开水调服。胃痛腹胀,厌食拒按,恶心欲呕,吐后痛减者适用。

②鲫鱼椒姜汤:鲫鱼克,洗净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干姜、陈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虚弱无力,胃部饱满,遇寒则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

③姜枣饮: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水代茶。椒姜粥:胡椒面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适于胃凉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④藕粉:15克或荸荠粉15克冲服。胃热隐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者适用。

⑤莱菔粥:莱菔子炒,研末与米同煮为粥。腹胀不欲食,口中酸腐味者适用。

⑥陈佛饮:陈皮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ml拌匀分3次温服。适于胃部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气怒痛重者。

今天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八卦手针网络课、面授课火热报名中

用最少的的时间和金钱学会最实用的针灸技术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在看”行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健康屁多屁臭非常尴尬,艾灸助你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