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某,女,55岁。
主诉:上腹胀痛时发近10年,眩晕呕吐1个月。
病史:10年来上腹胀痛时作,以空腹为甚,子夜亦痛,隐痛绵绵,兼有嘈杂。
曾经多次诊查,钡剂上消化道诊为胃下垂、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服药后症状有改善,但仍常发作,近1个月来兼患头目昏眩,甚则呕吐恶心,心下痞胀,食欲减退,易汗出,小便少,大便正常。
主要病位在胃,胃气不和,中虚停饮,饮液上干,虚阳不靖,故见心下痞胀、眩晕、呕吐,治以祛饮利水,和胃降逆,佐以平肝。
药方:泽泻25g,白术10g,姜半夏10g,陈皮10g,茯苓25g,杭菊花10g,白蒺藜12g,炒枳壳10g,炙甘草3g,生姜10g。
每日1剂,2次煎服,每次煎成ml。服药前另备生姜片数片,嚼之知辛,吐去姜渣,随即服药,平卧约半小时。
上方服5剂,5日未见呕吐,眩晕与心下痞胀症状已见改善,饮食稍增,2日来小便量增多。
续服7剂,眩晕显著好转,亦无呕吐,乃暂停服药,居家休养。
至10月初,气候凉爽,因夜间稍受凉,胃中不和,胀痛宿疾复发,得食可缓,腹中喜暖,稍有嗳气。
按中虚(脾胃气虚)气滞,处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治旬日,胃脘胀痛基本消失。
予成药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2丸各参其半,每次各2g,1日2次,沸水化丸,连渣服之。
计服2个月,上腹胀痛未见发作,以后小有发作,如法服丸数日,仍可控制。随访1年,胃纳正常,胀痛不著,眩晕呕吐未曾再发。
嘱其复查胃镜,病人未去。
医案出处:徐景藩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