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香港著名的豪宅区,一名女子抱着五个月大的女儿从高楼坠下。
被人发现时,她与孩子已没了气息,浑身赤裸,没有衣物蔽体。
她叫罗力力,34岁,郭晶晶好友。
母亲年轻时白手兴家,父亲是六代中医世家。
自行创业经商,资产过亿,在香港商界颇有名气,经常参加慈善活动。
她是人们口中的“豪门名媛”,却足够优秀。
她曾极度期盼这个孩子的诞生,在她眼里,孩子是“最美丽的惊喜”。
孩子百天时,她晒出了与女儿的合照,满眼都是温柔与爱意。
没人能想到,不过数月,她竟选择带着女儿以极尽惨烈的方式,离开这个曾经热爱的世界。
压垮她的,是产后抑郁。
据好友说,怀孕后,罗力力曾希望能与男友结婚,男友却一直回避。
后来,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称自己是“单亲妈妈”,也接受过治疗。
那个曾怀着莫大的爱意和期待生下孩子的“女强人”,却没能熬过意料之外的绝望。
诚然,罗力力自私地扼杀孩子的生命绝对是错。
但也正如一条留言所说: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能懂得产后抑郁的绝望和崩溃。”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不宁和产后精神病同属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发病率在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调查研究发现,10%-15%的女性会产生产后抑郁症,50%-80%的女性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绪。
她们的困境无人可懂,她们身后无人支撑,只要一宣泄于口,“矫情”二字就能将她们堵到哑口无言。
正如*在当母亲后的感叹:
“我总算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并不全是激素的作用,你会发现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可往往就是这份忽略,让痛苦雪上加霜。抑郁的妈妈被越推越远,直至跌落深渊。熬过了怀孕的不适,熬过了生产的撕心裂肺,却死于枕边人的冷漠。
多少“坏脾气”的妻子,直到生命终结,心底的痛才真正被人重视。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似乎女人一旦当了母亲,就必须身披铠甲,变成刀枪不入的女金刚。
事实上,这句话是最大的谎言,背后也藏着女人最深的无奈。
谁曾不是一个爱撒娇、怕黑、爱哭鼻子的小姑娘,是父母手心的宝贝?因为成为了妈妈,才必须硬扛着去做那些原本做不到的事情。她们看似不怕苦,不怕累。可她们也会害怕,害怕自己的付出没有人理解,无助的时候无人可倾诉,想哭的时候只能独自咽下眼泪。产后抑郁,不是因为脆弱,反而是因为坚强了太久。
我想告诉你,没有什么比自己更重要。
产后妈妈不仅要“心里”健康,还得要“身里”健康。
都知道一个女人升级为妈妈,她的身体承载的太多太多了。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使结缔组织弹性改变以利于胎儿发育及分娩,尤其在孕后期,腹横肌无力维持腹部过重的压力时,会让腹部浅层肌肉代偿。肚子会顺应性往前凸,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腹白线拉伸并变得薄弱,腹直肌松垮,腹直肌间距离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的分离;
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随着腹部的增大,大多数女性腹部肌肉中间都会出现一个空隙。这个空隙通常会在产后4-8周后逐渐关闭。对于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导致产后无法自动修复,这种情况称作“腹直肌分离”。因为没有痛感,腹直肌分离经常不被发现。而且一般的腹肌锻炼,比如仰卧起坐,不仅不会对这种现象有帮助,反而会让它加剧,而这也是许多产后妈妈没有办法收腹的主要原因。
根据分离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分离:1.5指宽
中度分离:1.5-2.5指宽
重度分离:3指以上
腹直肌分离带来的危害远比如:
腰酸背疼: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软弱无力的腹肌可能导致骨盆前倾和腰椎生理弯曲增加,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背后部肌肉的负担,增加腰背痛的几率,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等日常行为;
脏器移位: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还可使内部脏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体型臃肿:大肚腩,使产后妈妈失去自信,产妇会发现体重已经恢复到孕前了,但是肚子还是处于松垮的状态;
疝气:少部分特别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
子宫脱垂:同脏器移位,很多女性不注重产后修复,导致50-60岁的时候子宫脱垂。严重者子宫直接掉出体外;
阴道松弛:阴道松弛严重者会降低夫妻生活质量,导致张力性尿失禁(打喷嚏或者蹦跳时憋不住尿),排尿困难或反复泌尿系感染,或因直肠膨出而导致便秘。
所以说作为产后妈妈“身里”的健康也是不能忽视!
end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