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热门话题里。人们认为排*就是养颜,排*就是健康,排*就是长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毁在了这两个字上。
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何物,也不知道如何排*,并不知道排出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只是为排*而排*。他们孜孜以求,但事实是,身上的*越排越多,身体却越来越差。
一、排*误区有哪些?
1所谓的排*是每天汗蒸如今,中国的汗蒸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人觉得,汗就是垃圾,就是*素,出汗是最好的排*方式。
汗,果真如此不堪,一文不值吗?
河南一位年轻的宝妈,月子刚刚结束,就听了朋友的建议迫不及待去汗蒸,说是可以排出怀孕时积累的*素。大冬天的,每天去汗蒸,每天汗如雨下,开始的时候觉得挺舒服,待在暖和的汗蒸房不想出来。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心里慌慌的,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不敢走夜路,不敢熄灯睡觉,胡思乱想,彻夜难眠,稍微听到一点响动,吓得心要跳出来似的。以为得了冠心病,去医院检查啥事没有,可就是不舒服。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汗血同源,出汗出多了就是伤血,而且伤的是心血。心血伤了,心阳也会跟着伤。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所以会出现心慌心悸。
2所谓的排*是通便清肠吃泻药陕西的一位妹纸,总觉得身上的*素太多,尤其是肠子,一天不排便就很着急。
于是,各种减肥茶、常润茶从不间断,什么番泻叶、桃花茶,甚至大*也用上了。
后来,她得了一种中气下陷的病,就是整个人气虚得不行,气提不上来。说话声音越来越小,明明自己的声音小,还说别人的耳朵不行。气老往下走,胃下垂、下腹坠胀,吃不了多少就腹胀,还有子宫下垂、脱肛,真是苦不堪言。
整天这么拉不虚脱才怪呢。这些所谓的清肠药都是泻药,很伤脾胃,很伤正气,这些药让气老是往下走,一天两天倒也罢了,久而久之人体的气全被泄掉了,就会形成中气下陷。
3所谓的排*是灌水,八杯还不够有一位大姐,面部浮肿,眼袋很大,腰以下肿得更厉害。按一下小腿,都要好久才复原。
这是脾肾阳虚导致的水肿,脾胃的运化能力弱了,肾的气化功能弱了导致身体的水湿代谢不出去,这些水湿停留在身体所以才会肿起来。
中医建议她少吃寒凉的,少喝水,不要一天八杯水了。她很惊讶说“电视上专家都说要多喝水,一天至少八杯水,这样才有利于排*,你怎么还建议少喝水呢?我一天可不止八杯水啊,保温杯是不离手的”。
人是听专家的还是听身体的呢?身体已经告诉你,不能喝那么多水了,还死命喝病不找你找谁呢?水喝进去就会把*排出来吗?这种喝水的方式不是排*是在中*!
4所谓的排*是断食,不吃主食断食是西方的说法,中国的说法叫辟谷。
偶尔断食一次倒也无妨,中国自古就有“倒仓”疗法,但是动不动就断食甚至持续断食就不可取了,尤其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更不要轻易断食。
有一位朋友,从网上看到断食可以排*,可以把身上的垃圾全部清理掉,让自己的身体来一次大扫除,心动了,于是开始断食。
一日三餐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遇到休息日蔬菜水果都不吃,只喝水。还挺有毅力,每天在朋友圈晒断食心得体会,坚持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大姨妈不来了。平时都很准时的。有些慌了。
大姨妈不来主要有两个原因:经络不通了,气滞了,气血过不来;经络是通的,但气血不足了,没有气血了,自然就没有姨妈。每天断食断得挺嗨的,应该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经络应该是通的。那只有一个原因了,就是气血严重不足了。
5所谓的排*就是疯狂喝生榨果蔬汁有一位西方文化的追随者,听说喝生榨果蔬汁可以排*养颜,她想也不想就行动起来。
没有什么蔬菜水果不能生榨的。
可后来,她脸上的痘痘并没有因为每天喝生榨果汁排*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即使痘痘消失了,痘印很难消失。有一次,她喝了一杯苦瓜汁,突然胃痛发作,非常剧烈。她跑去看中医,中医告诉她,胃寒已经很严重了,都是喝生榨果蔬汁弄的。
她表示不服,人家西方人天天喝也没事啊。
你是西方人吗?西方人的舌头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方人的体质跟我们不同,别忘了你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的脾胃。中国人的脾胃就应该吃熟食。
二、什么是中医里的“*”?“*”,《说文解字》释“厚也,害人之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凡对人有害即谓之“*”。“*”在中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概念,但因指意不明确而时常见滥用、泛化的现象。
*邪有内外之分。外*是指感染疫疠之气,或由六淫之邪蕴聚演化,或指一些有*的致病物质;内*是指病理产物蕴结日久而成。
一般而言,外*致病往往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变化多端,病情险恶,为病有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呈“一*一病”的特点,病情单一。内*致病则多病情复杂、病程漫长、胶固难解。
六淫邪气在聚集、蕴结、壅阻等状态下,表现出“厚”的特征,致病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使人体产生急、危、重证候。如寒*、热*、暑*、湿*、燥*、风*等。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的范围拓展,提出郁*、瘀*、痰*、癌*等病因概念。还有一些养生学者提出人体内有七种*,分别是气*、汗*、宿便、尿*、脂*、血*和痰*,养生则要把这些*素排出体外。
那我们该怎么排*呢?要想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如果乱排一通,那伤的可是气血。说心里话,由于时代与生活习惯的巨变,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五*俱全,区别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这五*是:湿*、寒*、血*、气*、食*。
1湿*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有了湿*身体会有如何的表现呢?湿邪是一种阻碍的力量,湿气重的人觉得自己的身子怎么那么沉,不想动,只想歇着。有时候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胃口也不好,总想吃点麻辣的或者口味重的食物。全身都比较油腻,头发出油很多,脸上出油更多,大便特别粘马桶,要浪费好多手纸。
湿气重的人总是睡不醒,早上起来头重如裹,尤其是夏天,还有脚气,湿疹也常常来袭。湿气重的人慢慢就会形成痰湿,会打呼噜,口臭,痰多,特别不喜欢阴雨天。湿气重的人多数都有脂肪肝或者脂肪瘤。舌头齿痕多,舌苔满布,又厚又腻。
2寒*这个时代我们比老一辈更容易受寒。为啥?老一辈受寒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不得已才受寒。各种保暖措施也是应有尽有。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受寒呢?因为我们麻痹大意或者因为无知。
本应该喝点姜枣茶的,我们却大口大口地灌冰镇可乐,还大呼那叫一个爽;本应该热着过,出点汗的,我们却整天躲在空调房里;本应该温阳的,我们却肆无忌惮地吃着各种去火药。
身体有了寒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种怕冷,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觉得凉嗖嗖的,特别怕风吹。有的人肩周炎,有的人吃根香蕉会胃痛,有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像寒冰床,吃点生冷寒凉就拉肚子,有的人是老寒腿,明天下不下雨,他的腿就可以预报,比天气预报还准。有的人咳嗽、哮喘,一到冬天就犯……
这些都是寒邪潜伏在身体里面的表现。这些陈年积寒,有的是十年甚至几十年,要想一下子排出去真的不容易啊,一定要预防为主!
3血*血*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淤血、死血,死血不除,新血不生。淤血会严重阻碍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更多的淤血,淤血越多,衰老越快。
因为受了寒湿之邪,寒则凝滞,气血只要遇到寒凉就会运行缓慢,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好比冬天的河流要结冰一样。只有春暖花开之时,才有流水潺潺。所以化瘀最好的方法就是温暖我们的血脉。
本来气血运行就缓慢了,可是我们还不运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运动淤血就更容易产生。
有淤血的人通常会各种痛,不通则痛。有淤血的人心脏都不会好,因为心主血脉嘛。有淤血的人身上很多淤青,容易忘事。女人有淤血,月经通常不调,不是月经量大就是量少,拖拖拉拉的,淅淅沥沥的老不走。
看自己有没有淤血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舌头有没有黑斑,以及舌下静脉是不是曲张。
4气*气*不是气虚,气虚只是气不够,应该有的没有,气*则是有了不该有的气,这些不该有的气久久盘踞在身体里面安营扎寨,动不动就出来作乱。
气有余便是火,有气*的人通常会上火,脾气急躁,也有的人脾气不急躁,但是闷在心里。
气主要与肝有关。我们一身的气机都需要肝来调节。肝气不舒的人,身体里面的气机是紊乱的,会头晕耳鸣、面红耳赤、胸胁胀痛、月经一会提前一会错后,大便一会干一会稀,总之就是不规律。如果你的身体有了不规律的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肝气不舒,是不是有气*了。
通常有气*的人舌头伸出来都是尖的,有的还歪向一边。
5食*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才有积食,错了!有积食的大人比比皆是。因为这是一个营养过剩的时代,胡吃海塞的时代,吃饭毫无规律的时代。
有没有积食,看看舌头就知道了,只要舌苔很厚很粗糙就是了。有人问,我吃的很少啊,也很清淡啊,怎么会有积食呢?那可能就是脾胃运化能力太弱了,要么就是以前的积食没有排出去。
还有,有积食的人大便总是不爽,不是便秘,而是排出不畅,每天积一点,积少成多,积食就形成了。
因为有积食,通常会胃胀、腹胀,胃口也小,吃不了多少,因为肚子没有放空,怎么吃得下去呢?
三、怎样把这五种*排出去
1改变观念不要听风就是雨,流行什么排*方式就盲目跟风。*不是人人都有,也并非什么方式都适合所有的人。
2改变生活方式对照上面的内容,看一下自己是否真有*。如果有,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比如上面提到的大量喝冷饮,不运动,胡吃海塞....只有这样,找到了根本原因,所谓的排*方法才能奏效。
3找专业人士帮忙这里又要说一下了,觉得自己是湿*,然后在网上找个药房,或者听到个偏方就盲目去试,那又犯了第一条禁忌。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同样是湿*,有的在脾胃,有的在肝胆,有的在筋骨,有的在皮肤....一般人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是很难辨别的,所以,把这件事交给专业的中医师做吧。
4气*用桔梗、枳实,桔梗、枳实是一对经典的调气机的药,后世很多医家只要见到病人气机不顺的都会把这组对药加进去。
桔梗宣肺,把肺气往上提,枳实破气,把拥挤在一起的气破掉,然后药性往下走,一升一降,这个气机就顺了。
5食*用陈皮、厚朴、枳壳,有积食不仅要消食更要消积,消食主要就是消掉胃里面的积食,消积就是把肠道的垃圾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陈皮消食,理气,厚朴、枳壳下行的力量非常强,张仲景治疗便秘的方子都有它们的影子。厚朴最善于消除腹胀了。
最后,我们把这个方子公布如下:
苍术15克、桔梗15克,枳壳9克、陈皮9克,芍药5克、白芷5克、川芎5克、当归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半夏5克,厚朴6克、干姜6克、麻*6克。
湿*、寒*、血*、气*、食*,通通排掉,名曰:五积散。
这个方子药相对较多,没办法,因为要排出五种*,多一点应该的。
这个方子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老百姓已经用了千年,现在有成药叫五积丸。
寒湿体质的人有福了,因为这个方子表里双解,特别适合寒湿体质的人用来排*。虽然五积散能够排除五种*,但主要排的是寒*和湿*,这两个*也是最不好对付的。
健康需要传递
关爱家人朋友,赶快转发吧!
本文来源:以上内容转载自道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旨在传播健康,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小雅
医学审核:涂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