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到营养。若不是为了吃营养能量,许多人早早就不想吃饭了,因为太麻烦了。
所以,吃饭的一切核心,选材,烹饪,搭配,都要围绕着容易吸收到营养来安排。
以后,希望大家建立一种观念:身体只认营养,不认食物,不问出处!谁的营养容易吸收,谁获取容易,谁对身体来讲,就是优质,亲和,友好的食物。
所有的食物来源的营养,在身体里,最终都要拆解成,不带任何标签的,最基本的分子单位——标准单位。身体可不管这个营养是来自于肉类,还是植物。
所以,辨识吃肉有营养,毫无意义。身体主要看谁的营养获取容易。肉类,口感美妙,但相对身体消化吸收,就,十分的不友好。难消化,难吸收,难排出。从身体的角度综合统筹的来讲——符合垃圾食品的特征。
前面课程,我们讲了均衡饮食搭配的精要,大家好好理解一下。最关键的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拿捏平衡。这个就如同大厨做菜,最关键点就是火候的把握。平衡饮食也如同这个火候,需要反复训练,摸索总结经验。
大家记住这个搭配的诀窍,虚食是为——实食服务的,即,果蔬是助力主食和蛋白质食物消化的。
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水果,是健康平衡饮食的需要。是正常消化的需要,是健康饮食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吃不吃的问题!
实食部分吃的多,果蔬不够,铁定的消化不良,积食。当然也吸收不到什么营养。因为,你吃的,都属于最没有营养的食物。最有营养的吃的少,或者没吃。
每天都检视一下,自己这餐饭中,有几盘是红杠上面的食物=吃到的营养多些;又吃了多少红线下面的食物=吃的单一,营养能量匮乏。
这个我自己有多次的亲身体验对比感受。刚才仔细定晴一看,非常幸运的发现,我一直以来,竟然吃的都是红线上面的食物。红线下面的,唯一吃的,就是排位第三的精制谷类。其他的多年都不碰!
我之前的主食,主要吃面条。现在,有好久了,都很少吃面了,因为没时间做。中午一般有时候早上煮的粥多了,中午也喝,或者吃些其他的玉米,谷薯类。以前吃面多,不觉的。正是因为好久没吃面了,偶尔吃一次,才让我有更深刻的感觉: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中午吃馒头,饼,或者面条经历中,我明显的发现,吃这些精制主食,一是占份量,吃的多,肚子吃大,饱胀了,但是能量低。
像我中午吃早上煮的谷粥,下午三四点肚子会正常饿了,吃点水果之类的补充些能量,又元气满满。但是中午吃了精制米面以后,下午三四点,肚子还是饱胀的,但是,人很容易能量不足。能量不足和饿了的感觉还是不同的!
尤其是晚上清肠清出来2斤左右的东西以后。对比更明显。吃粥的,晚上清完后,肚子比较空,非常的空,但不会饿。但是,中午吃的馒头,饼之类的,晚上清空以后,人立马能量不足了,甚至出现低血糖症状,就必须吃点东西才行。
就中午有那么几次吃的馒头,饼之类的,有两次晚上清空肠道以后,必须吃点东西才能睡。而平时,喝着粥,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
由此感悟出,精制主食,真的像理论上说的那样,营养太单一,像它的排位一样,能量非常低。而且占肚容量。那么大的份量在肚子里,竟然不提供能量。竟然没有一碗稀粥的能量高!
也正是因为这种主食占大头的国人习惯饮食,才渐渐吃出了国人的大块头,大体积,低能量,能量不足。
那一碗小米粥,能量真的比两个大馒头,一斤大饼的能量高了几倍不止。前者是提供营养,后者,只有热量,燃烧后,啥都不会留给身体,除了没排出去的残留物。
国人长期红杠下面的饮食模式为主,就吃出典型的大体积,高脂肪,低能量,低营养。
尤其是外面买的所有的主食,基本上都是如此。基本上都没有能量,只有虚胀的热量。靠吃这个东西造血?只会把身体烧干锅!
我家里寄来的面粉,我也试过,因为吃面食少了。之前寄的,放了半年以上的,还放在冰箱的,做成面条,吃了几次,一次下午出现明显的能量不足,一次出现低血糖。
然后今年新产的面粉,做的面条,吃了以后,感觉会好。稍微能量好些,吃了不会出现能量不足和低血糖的情况。
但是,还是很占体积,尤其是晚上清完肠后,肚子特别的空。落差大!
也说明,食物的营养能量,真的会随着时间流逝的,哪怕放冰箱也是一样。而外面卖的主食的面粉,都是面粉厂的,从原料到生产加工,都要经历很长时间,甚至很多还用的是陈年小麦,那没有营养能量,也是自然而然吧。
这个只有亲身对比,才能发现细微的区别。精制主食,真的像说的那样,营养能量不足的。太单一,只提供热量,没有营养。
没有营养,就无法修复细胞受损,粘膜受损,无法造血,无法储备肾精。无法细胞更新——衰老快!
国人又重主食。这点,一定要有意识的改一改!再一次,饮食结构中的蛋白质,前面也对比过,植物蛋白,一是人需要的,一手来源的直接蛋白,许多植物的蛋白质,远远比肉类更丰富。更容易获取!
像我今天吃的西兰花,确定性获取的蛋白质,是吃牛排的人,好几倍了。吃西兰花,吃牛排,到底谁吃的好?
关于均衡饮食的内容中,蛋白质来源,我们一般从豆类获取。但是,一般含蛋白质高的食物,都特别难消化。豆类也是如此,比如,喝豆浆,或者粥里煮豆,都相对难消化些。
天天粥里有豆,或者喝豆浆,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的情况。建议,吃豆制品,比如,豆腐,豆皮,或者发酵豆类,相对容易消化些。
如果有豆浆,或者粥里有豆,还有豆类的菜,这样就更难消化了。难消化,当然也难以完全吸收到蛋白质。事倍,功半。大家也可以重视从其他非豆类植物中摄取蛋白质,比如:
粗粮和豆类
蔬菜
很多全营养食物中,都可以摄取到蛋白质。豆类里面,鹰嘴豆,相对*豆容易消化些,比较面,容易煮。
蛋白含量是相当高的。相对*豆容易消化,但是,也有消化难度。比如,早上打了鹰嘴豆浆,喝三碗,中午都不会饿。所以,单个蛋白含量高的,要么少量添加,要么隔天吃,不要天天吃。
也要改变单纯追求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关键是你难以消化,难以破壁。
这个是饮食均衡中,两项尤其要重点平衡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两个不好消化,所以,才需要饮食平衡。如果主食和蛋白质食物好消化。又提供全营养,那还要果蔬干啥?
果蔬的存在,就是为了助力两项”实在食物“的消化的!
再来讲讲吃饭时间,吃饭时间非常重要。甚至决定着健康和生病。同样健康的饮食,放错时间,效果就完全相反,不但不能带来健康,还会导致生病。
关于吃饭时间,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了。即有理论,又有长期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是现代人割裂的传统,对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
关于吃饭时间,有两个维度:一是三餐的时间,二是三餐的饮食内容安排。
先从传统的养生理论上,来看三餐吃饭的时间:
从这个子午流注,12时辰养生图上可以看出,最佳吃饭时间分别为:上午7~9点,是胃经活跃时期,适合早餐。
下午13~15点,小肠经活跃时段。吃饭用的脏器,不就是胃——小肠吗!
事实上,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就是按这个时间段来吃饭的。传统年前,中国人,事实上只吃两餐饭。至今,我们那里还保留着一天吃两餐的习惯。
20年前,我们老家的很多单位,包括学校,都是按两餐饭的时间段安排。
一日吃两餐,是中国人两千年的饮食习惯。当然,也谈不上养生智慧。原因只有一个字:穷!
没有条件吃三餐,没有那么多粮食。即使到清朝了,也是一日两餐。当然,当一件事情,坚持年,即使不是智慧,也成了智慧;即使最开始不符合养生,坚持年以上,人定胜天,也成了养生智慧。更何况,又暗合12时辰养生定律。
除了这两个最佳吃饭时间段外,吃饭次之的时间为——11~13点之间,是心经的活跃时间。五行养生学讲,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心和小肠是一套系统。
因为,不是吃饭的直接脏器,肠、胃活跃时间段,而是间接相关间接系统活跃。因此,这个时间段吃饭,是次之的时间!这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午饭时间。
因穷,而坚持了年的吃饭时间,有没有道理呢?还真有道理,现代西方科学家,有了相关的大量研究,研究来研究去,不同科学家,在不同国家研究出来的结果是啥?
研究出来的结果,竟然,证明了,我们因穷,而坚持年的进餐时间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看了纵多关于吃饭时间研究成果后,我,再一次,对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宗智慧,膜拜了!
国外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最佳进餐时间,从两方面说明:
一个是研究发现,下午4点以后不进食,更有利于健康;二是,一天三餐不变,但是,研究发现,三餐的总时间限制在10小时内,最佳!
尤其是晚餐,越早越好。最迟的晚餐建议,研究出来的,有些是3点之前,有些是4点之前,不超过6点,
西方的顶流科学家,长期的临床跟踪,研究出来的吃饭时间,原来——藏在我们穷了年的老祖宗的智慧里。
我们传统的吃饭时间,就是最佳智慧,没得商量,没得疑问。现在,一日三餐,包括妥协性的方案,都得为了适应上班族,的变通措施吧。
中国传统年前,都没有实质性的晚饭。国外的科学研究,所有的结果显示——晚餐之殇。晚餐方案,说白了,就是照顾上班族的妥协方案,不适合进食的时间硬灌进的食物。
为什么晚餐不宜吃的太晚,或者不适合进食?一是生物节律,参照上面的子午流注12时辰养生时段;二是自然节律,晚上太阳落山以后,人体无法从外界获取太阳的能量了。人用于消化吸收的能量可以说,接近0了。简单讲,晚餐吃了,不消化!上面的几项更细致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个事情。
晚餐吃太晚,引发尿蛋白,是什么意思?就是医学上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尿蛋白高,医生怎么说的?蛋白质吃多了,少吃点蛋白质。瞎说叭说,就和你尿糖了,医生说你糖吃多,是一个逻辑。
尿蛋白,恰恰是人体蛋白质极为匮乏,从外界获取不到蛋白质,而不得不拆解自身肌肉组织蛋白的信号。
因为,当人体无法从外界获取蛋白质时,不得不从自身肌肉,组织中拆出蛋白质来用于正常的受损组织修复,细胞更新。而从肌肉折蛋白质,不是用多少,就拆多少。
而是身体身体发出渴求蛋白质信号后,集中拆出一批来,比如,从你的胸里、胃壁肌肉,子宫拆一批蛋白质出来,往往拆出来的都有多。只多不少!因为太少了,等下又得发信号,又得拆,折腾。
拆解出来的肌肉蛋白多,而且肌肉蛋白质不是氨基酸,分子结构比较大。拆到血液里的,不像正常蛋白质的路径,从肠胃吸收来。因此,多余的,吸收不了的蛋白质大分子,在血液里游荡,唯一排出的通道是啥?随着血液里多余的水分——尿出来。
进入血液的东西,只能尿出来,或者出汗出来,不可再回肠道,拉出来,明白吗?比如,血液里的糖,尿出来——高血糖,血液里的肌肉大分子蛋白,尿出来——尿蛋白高。
身体的很多原理都是如此,如果体检有局部组织钙化——说明身体极端缺钙,从食物中吸收不到钙,只好拆骨钙。骨质疏松!
身体有尿蛋白——说明极端缺蛋白。从肌肉拆蛋白!拆着拆着,肉松了,下垂了。胸下垂了,不含胶原蛋白的大腿肉,一走一晃一晃的,胃下垂,子宫下垂,软塌塌,都被抽去了筋道和弹性,......,万般皆上涨,唯有肉下垂。
为啥晚餐吃太晚,会引起尿蛋白,导致拆解肌肉蛋白?还不是晚餐闹的吗?
晚餐,无法借助外界的太阳能量,生物节律的能量,要消化晚餐,全靠人力。要比晚餐分泌更多的消化酶,费力的,吃力的,倾力的消化呀,搅呀拌呀!
消化酶,其实就是蛋白质;你明白吗?酶,都是蛋白质做成的!
消化晚餐,需要大量的酶,就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可是,你没有储存到那么多蛋白质呀,怎么办?拆肌肉,肉拆松,皮拆皱,胸拆垂下头,......
从尿蛋白这项,就可以看出,晚餐,对人体来讲,是纯透支行为。
全靠吃你的肌肉,全靠吃你的人血蛋白,来处理这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样的你,如何养血,养年轻?
中国民间,也有三餐的形象说法:早餐吃的像*帝,午餐吃的像平民。晚餐吃的像乞丐。
国外顶级科学家研究的结论,竟然也是证实了这个说法:
多少现代科研,都在证明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呀,下午最佳进食时间3点之前。我要跪拜了!
你的晚餐是吃人肉,吃人血,吃人胸,吃翘臀的。你晚餐做的越营养,搭配越均衡,吃人肉最凶。
当然,我们也不能太教条,晚上饿了,还不吃东西,饿晕了,低血糖了,那就叫伤害了。
正常情况下,需要灵活变通。晚餐费人,最主要的是费消化酶,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制造消化酶。如何避免?
一是晚上只吃含有消化酶的食物,这样,不需要身体分泌消化酶,不至于拆肉;二是吃些不费力消化,又提供营养的流质食物。能给身体提供一些消化酶和营养,这些营养可以用来制造消化酶。不需要拆肉。
变通三:早餐一定要吃成*帝标准,吃成大餐标准,隆重一些,这样,午餐吃一些,晚餐就不会那么饿。即使吃,也是吃少一点。
或者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补充一点零食。有利于预防晚餐过饿,过多,过饱。
第四,实在没法变通的,一定要建议晚餐,能早尽早,然后能少则少。上夜班的,晚上,6点吃点东西,9点吃点东西,一餐分两次吃。
晚餐做好的前提,是配早睡的!晚餐吃的稀松,你还熬夜,那肯定无法支撑。
反过来讲,晚餐吃的过于丰盛,热量盛,精力好,睡不着,刚好又支撑你熬夜,晚睡。
看来,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是配套的。不健康的饮食,自然而然,恰恰刚好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晚上睡不着,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你晚餐吃错了。
还有,健康饮食中,需要重要的一个生理规律:
就是正视人体的生理规律,人随着年龄增长,代谢自然而然下降,这是不可逆的规律。也就是你20时吃的饭,饮食结构,习惯没变,30岁吃一样的,哪怕完美的健康标准,也是吃错了。20岁的饭,一定,绝对不适应30岁的你了。
如果你屡教不改,40岁照样吃,那体重,或者和脂肪相关的指标,即使按最健康的标准来吃,也是增长20%。
健康均衡饮食,一定要适应不同的年龄阶段。即使你的胃口不输年轻小伙子,但是,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你的身体,就没有能力处理那么多食物了,也没有能力把那么多废物排出去了——臃肿生病。
所以,一直健康饮食的人,一直规律排便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也受生理规律支配,自然而然的,堆积好多好多,消化不了,代谢不了,又排不出去的废物。即使你体重没变!也依然会积累20%以上的垃圾。
最近在简要提一下,好好吃饭饮食的烹饪调料,好好吃饭的饮食总基调,做减法。提倡,把食物从调味料中解放出来,还食物以自然原味。
我每天伴的菜,只用两种料,一个是无添加酱油,一个是无添加醋。放酱油就不放盐,放盐,就不放酱油。相互替代!所以,我一小瓶盐,吃了两三年了。
无添加酱油,无添加醋,怎么认?简单讲,就是买的时候看标签,但凡上面有你不认识的,非你熟悉的食品名称,用化学名词表达的,都叫添加剂。
上面有这些名称的,都叫添加剂。没有的如图:
只有三个成份,大豆,食盐,小麦。醋的成份:
一些小城市可能没有,大城市的大超市都有的!或者网上也有。
也可以买一些米醋,一般都没有添加,根据自己的口感。或者纯的水果醋。现在都比较丰富,喜欢吃啥就买啥!
吃饭的智慧,实在是丰富,我们举办了6期,每期的主要内容都人侧重,都不重复。还有好多没讲的!以后有机会还会讲,不过,大家学会这些内容,足够日常践行,用以改善健康了!本期”好好吃饭“课程,至此结束。祝愿各位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以好好吃饭贯穿始终!让健康成为确定性。
好好吃饭6期
想的是问题
吃才是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