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怀孕后,在孕期内要认真对待,做好万全的准备。除了在生活和饮食习惯方面上的改变,孕妇散步有好处,不过这2个时间尽量别散步,可能会“影响”胎儿。平时孕妇出来散步也是需要小心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孕期内准妈妈散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给我准妈妈在平时更好的放松自己,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准妈妈这2个时间段不要散步,可能会“影响”宝宝健康,别不在乎
1、孕早期不要散步
怀孕后的前3个月,受精卵刚刚在子宫内膜上着床,还不是特别稳定,所以准妈咪要多注意休息,不能经常散步活动,要首先保障肚子的宝宝能够在子宫里面健康的成长发育。特别是那些有过流产或者孕酮比较低的准妈妈,在平时更要多休息,少运动。
2、饭后半个小时
有的孕妈咪听说散步对胎儿比较好,于是刚刚吃完饭,就火急火燎的下楼散步,殊不知,这个时间散步不仅自己难受,胎儿也会很不舒服。这主要是因为刚吃完饭后,体内的食物还没有被完全的消化吸收面,肠胃还在努力消化的过程中,如果在这时候出去散步,可能会导致肠胃不舒服,甚至引起胃下垂的情况,容易挤压到子宫影响宝宝的发育和成长。
除了活动时间,孕期散步还要注意下边这2点
1、不要长时间散步
虽然孕期散步,可以帮助准妈咪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增长,远离各种棘手的妊娠并发症。但是,散步也要注意控制时间。特别是那些孕后期的准妈妈,长时间的散步可能会加大腰部和盆底肌的负担。这样反而不利于分娩的进行,各位准妈妈可以选择早上晚上进行散步,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好,尽量坚持下去,对自己和宝宝都有好处。
2、孕晚期不要独自一人散步
平时散步的时候,很多孕妈咪会选择楼下或小区公园。由于这些地方都离家不太远,于是有的孕妈咪干脆自己一个人就下楼散步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孕晚期准妈咪的肚子太大,身体容易失去重心,如果不小心出现了什么特殊情况,身边没有人可以帮忙及时处理,对于宝宝来说非常的危险。而且宝宝什么时候出生,没人能完全确定,如果散步的时候感觉到了宝宝变化强烈,可能要分娩的话,身边没有人,可能就会浪费时间,影响孕妇的分娩。
以上就是关于孕妇散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准妈妈。如果大家感觉文章有帮助,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