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每天最放松舒服的时候,一定是吃完饭躺在沙发上,来一个优雅的“葛优瘫”。
想必,这也是很多人每天饭后的必备姿势。
这种姿势虽然舒服,但是对健康却并不那么友好,人们在刚吃完饭时,胃内充满食物,人体的消化机能也正处于运动会的状态,而这个时候如果采用“葛优瘫”似得平躺姿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肠胃蠕动,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俗话说的好,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除了“葛优瘫”外,吃完饭溜溜弯,消消食,是很多人认为的健康养生方式。但这种方式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同样不利于健康。
那么,每天吃完饭后,躺着、坐着、站着……到底哪个才是有利于健康的正确姿势呢?
一般而言,饭后半小时,属于*金养生期。如果在这段时间能够把握好养生规律,对健康拥有很好的作用。
当然,无论何种姿势,“葛优瘫”似得平躺并不可取,因为这种姿势除了会有以上所说的危害之外,还会使胃内压力增高,导致胃食管反流病,长期以往更容易患慢性胃病。
从科学养生的角度来说,在饭后的20分钟之内,如果让身体处于直立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作用。
至于民间所说的“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也应该从科学角度理性看待。饭后散步,除了有舒缓心情的作用外,也的确拥有促进肠胃蠕动消化的作用。但这里的饭后走,不是让你吃饱马上就散步,而是要先间隔20~30分钟。
每当我们吃完饭后,胃部处于充盈状态,往往需要血液运行到胃肠进行初步消化。如果急于起身,血液集中到四肢,胃肠的活动反而会延缓,诱发消化不良。所以,饭后别急着散步,最好先休息20~30分钟。
另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一养生方式,对于患有胃下垂和缺血性心肌病的人群而言,并不建议饭后走一走,更不能长走、快走。
对于患有胃下垂的患者而言,吃完饭后,食物大多数还积蓄在胃中,腹部饱胀,如果患此时就散步走路,会加重胃下垂,引起胃痉挛,产生腹痛等不适。
其次,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肌病的人群来说,进餐本身就已经增加心脏负担,饭后应该安静休息,不能马上走,更不能长走、快走。
因此,吃完饭后,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好运动时间,进行适当合理的散步运动。
当然,除了饭后的正确养生姿势外,很多人在饭后还有喝茶的习惯,认为饭后一杯茶,能够解腻消化。
经常喝茶,的确是个好习惯。但是饭后就急着来一杯茶,并不可取。
茶含有单宁酸,会和胃里没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另一方面,茶水还会在无形当中将胃液稀释,降低胃酸浓度,进而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其次,茶水还会将胃撑大,减弱胃部的蠕动功能,这对消化也没好处。
建议:饭后过1~2小时再喝茶,才能真正起到消食的作用。
在健康养生方面,除了以上的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之外,饮食方面也尤为重要。经常吃一些低GI值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主食方面,可以选择由北京优食健康研发的48°大米,兼顾低GI与良好口感。
48°大米
48°是指该大米的升糖指数(GI值)为48°,属于低糖、低GI食品,GI值远远低于普通大米(83)、馒头(88)白面包(88)。
食用低GI大米后血糖不会迅速飙升,而是缓慢地降解到血液里,既保证了对能量的需要,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波动。48°大米富含抗性淀粉(10%),食用高抗性淀粉的食品后,血糖的升高量和血糖总量均显著低于食用其它碳水化合物,这对改善II型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具良好的作用。抗性淀粉还具有饱腹感强、耐饥饿、防止便秘等功效。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