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末伏养生指南指导全家度过ldquo [复制链接]

1#

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属于立秋后,俗称“秋老虎”。进入末伏后,天气将渐渐凉爽起来,早晚比较凉快,但中午还是会比较热。在这个末伏和立秋共同作用的节气里该注意什么呢?

01

末伏后还会热吗

年8月10日——年8月19日

为末伏10天!

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午间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当然也会有例外,但是这个时间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02

末伏如何正确养生

末伏以健脾利湿为主

mofu

虽已立秋,迎来末伏,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还没结束,长夏经过长期的高温袭击,人们的身体都还比较虚——“无病三分虚”。

所以末伏并不适合进补!而是要想办法恢复体力,预防疾病的侵袭!——健脾胃。

末伏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末伏可适量运动锻炼

mofu

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

需要注意的是,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末伏可用艾灸养护脾胃

mofu

末伏正处于夏秋之交,我们要抓住这个特殊的时期坚持做好三伏灸,补充身体阳气,防止将夏天的病带至秋季、延至冬季。

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艾灸丰隆穴、足三里穴、脾俞穴三个穴位,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中脘穴: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它的主要功用为健脾和胃,经常艾灸此穴,不仅可治疗胃下垂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及消化系统疾病,还可有效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

足三里穴:后天之本,保健要穴,调理心腹胀满,弥补真气不足。

脾俞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故名脾俞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功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

末伏到了,有针对性的饮食、运动和保健就像“免疫药”一样,让你健康、轻松地迈进秋天的大门。祝愿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度过秋天~

未亚健康·让亚健康止于未亚

当今社会,75%的人属亚健康状态。

疲劳就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就是中医讲的欲病。

疲劳若不及时调理,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

长期疲劳会导致人体发病,

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

疲劳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的疲劳:

身体疲劳:疲乏无力、失眠嗜睡、疼痛僵硬

心理疲劳:焦虑不安、抑郁寡欢、恐惧胆怯

脑力疲劳:记忆下降、思维紊乱、神经衰弱

未亚健康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