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空间医学舌诊小方对糖尿病的辩证治疗思路 [复制链接]

1#

人体空间医学来自于传统中医药学,在浩瀚的中医世界中,寻找突破,始终以临床实践结果为唯一检测标准,采用“大道至简”的方法,使人体恢复自然原本的健康状态。

中医,科系庞大,讲究人文和合,天人合一的治疗之道,透过观舌、用药、火灸、按摩使人体在放松享受中拥有健康,空间医学是今人智慧向传统致敬的创新!

以下是赵刚老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案例分享,以及他在用空间医学治疗糖尿病时的辩证治疗思路。

打破病名

先问症状

今天有个大姐来工作室喝茶,谈到了自己的血糖偏高,空腹血糖7.8,餐后15.5。我就顺口问诊了一下,有什么症状没有。

这里普及一下,我们在治疗糖尿病时,首先会和患者确认,有没有三消症状:

■上消多饮:容易口渴,每天喝水特别多。

■中消多食:有胃火,老是容易饿。

■下消多尿:尿频,上厕所的次数特别多。

如果出现了以上三消症状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我们就会按照对应的症状来治。否则,如果只是单纯的指标高,没有三消症状时,我们都是统一用清肝的方法来治疗。

大姐回答:没有口干,也没有能吃的症状。

排除了上消、中消,当问到“有没有小便频数”时,对方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

大姐说:我喝水多就小便多,喝水少就小便少。

我勒个去,当时我都快崩溃了,这不废话吗。

定下心来反思,是不是我的问诊有问题。

我就又问:那你一天能喝多少水,多的时候能喝多少,小便次数有多少。少的时候能喝多少,小便次数又有多少呢?

大姐还真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我说:

多的时候,一天大概毫升左右,少的时候毫升左右。

多的时候,喝完水半小时不到就要去卫生间,有时隔个十来分钟还要再去一到两次,喝水少的时候,一天也要去个七八趟。

说着说着,大姐就站起来,径直去了卫生间。

在很多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一个症状,对我来说,已经足够透过病因,看到背后的病机。

机缘既至

一语道破

大姐回来了,主动提出,让我看下舌像,又告诉我:

我这齿痕这么重,舌苔还厚。我发现只要舌苔厚了我的血糖值就高。

大姐还问我要怎么祛湿。

当时我的脑袋就飘过一头的黑线,那叫一个晕。

又是一个中医小白,天天受宣传广告影响,中*颇深。

怎么办?

干脆来给大姐做个普及得了,就当给我的学员上回课得了。

我跟大姐说:我先按你这个问题来说明一下吧。

首先,你有糖尿病“中,下消”病症的表现,也就是小便频数。按理说,你该有轻微脱水的情况,身体中的津液随着尿液流失了嘛,可是舌象却又显示水湿偏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的原因就需要推敲一下。

我们知道,正常人每天排小便的次数,跟人体的代谢是有关的。正常人一天摄水量在毫升左右,每次小便排出的量为毫升到毫升左右,这是人体水分代谢的基本标准。

而你的糖尿病,重点表现在多尿,也就是下消症状。这就说明,你的糖尿病,病因在于,肾不纳气、固摄不足。

至于为什么小便频数的同时,又出现水湿偏重,这是一种身体在调节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就像两个齿轮,本来应该紧扣在一起,贴合转动,现在却各转各的,各自为*。

你看,当小便频数这个症状加重后,本来人体会自发的启动自愈能力,来进行调节。然而,当身体通过调节,已经没有办法调整回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另一个循环,来规避这个事情继续向严重的程度发展下去,影响其余的脏器,这样导致的现象就是:

一个循环控制不住的持续脱水,另一个循环却又为了保持水液不要流失而让水液减缓代谢,也就是你的舌象看起来,水湿偏重。

看着大姐听得若有所思,我继续谈起了治疗方案:

如果要调整,单纯盯住“糖尿病”的病名是不行的,应该用慢调的方式来恢复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

大姐好像看到了希望,赶紧追问:

怎么调?您快说来听听。

我呡了一口茶,用一句话总结道:

调节肾气的收摄能力就能把这些复杂的问题统一解决。

看着大姐悬而未解的表情,我继续解释:

小便频数,是因为肾气的收摄能力不足,固不住了。所以收摄肾气可以调节小便频数。同时,“肾主收敛”,“收敛”这个功能是作用在全身的,不只是局限在肾这个脏器,也不只有肾脏才有收敛的功能。我们的身体中,所有的细胞在做“吞”这个由外向内的形体运动时,都需要依靠肾气的收敛能力来辅助完成。这就是为什么,透过一个细胞,就能了解整个人体。

所以,调好了肾气的收摄能力,既可以帮助水的吸收,又可以稀释血液中的糖分,这比用西药“拜糖平”来降糖要健康有效的多,同时,还也可以调节小便频数的症状。

大姐听完我的解释,才恍然大悟般地笑着说:

中医真是神奇,能从这么小的旁枝末节中找到我得病的原因,还能这么快就制定出调理的方案。确实是国粹。佩服,佩服啊。

一席谈话结束,大姐高高兴兴拿着我开的小方调理茶,回去了。

反思病机

归于正途

反思一下这个血糖高的案例,首先就是肾不纳气,进而影响到了全身,造成了细胞不能通畅的吸收胞外的水分,导致人体逐渐消瘦,表象上还有水湿过重的症状。

这个案例很容易导致误判。

同时,肾不纳气症状的加重,也和西药拜糖平(阿卡波糖片)的副作用有关,这个药在瘦身机构中,就是用于瘦身减肥的,主要机理就是:依靠化学药物的作用,抑制小肠对糖分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的指标。殊不知,这样也间接影响了细胞的“收”,影响了肾的纳气功能。

临床中,现代医学对于很多指标刚刚出现偏高的“假型”糖尿病人,就让他们终身服用这类抑制糖分吸收的药物,最终,一个可能通过自愈调节回来的“正常”人,变成了“人为”的糖尿病病人。等到患者肾脏开始出现衰竭,又解释说,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要立刻进行最直接的换肾治疗。有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换肾,就已经被吓得半死了。

呜呼!西医药实在了不起。一些人盲听盲信盲从的头脑也确实悲哀!

|抑制了小肠吸收,能不瘦吗?|

只想着抑制小肠对糖分的吸收,却不知道,这个通路堵住了,小肠因为不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就无法向五脏转化物质,导致后天不能充养先天。同时“抑制吸收”还导致肾不纳气,先天精气耗伤加快,后天又补不上来。

这个恶性循环,只会让人越陷越深,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就此而来。

另外,血糖为什么一直降不下来?

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无法稀释糖分,什么时候检测,什么时候都会是高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本就不是太大的问题,调理一下肾的纳气功能、固摄肾精,就能解决,非要搞的各脏腑都跟着遭殃才行。

这不是在治病,这是在杀人呀。

还有不得不谈的“湿”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做销售的祛湿产品那么多,误导众人以为,舌上有齿痕就是有湿,回家一照镜子:

“哎呀,我有齿痕,怪不得这段时间老感觉疲累乏力,原来是湿闹的呀!

这个正好对症,我要买来试试。”

|到底哪一款祛湿产品真的对症下药?|

到底众人以为的“湿”是不是真的“湿”更加有待深思。

用我的思路来考虑,很多人所谓的“湿”,本就是人体好不容易才转化进来的营养物质、水分、津液,只是在运行的某个环节中出现了阻滞,才导致的不能正常转化的一种表现而已。

你以为你想丢弃的废物,对另一处来说,却是精华。

因此,对待“湿”这个表象,找到病因才是关键,不是上来就要渗湿、燥湿、沥湿,把这些宝贵的水液清走,也不是人人的湿都是不良反应,它只是身体运行不畅时对你发出的一种提示,提示你: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