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古人对寿命的预测可以达到岁,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寿命,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不长寿的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这里先“死掉”了!去看中医,总是会问你,胃口怎么样,睡眠好不好。一个人能吃能睡,对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有什么毛病,也都有救,因为可以养他的源泉,没有断。你去看那些能吃能睡的小孩子,猫猫狗狗,哪一个不是使劲抓住奶瓶猛喝,或是暴风吸入一般进食,那些对食物的原始欲望,充满着生命力,吃得好,睡得香,生命茁壮成长。你去看长寿的老人,饭可能吃的不多,但一定津津有味,爱喝粥,爱吃素,也有爱吃红烧肉的,都乐在其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就是饥饿感,一个人还觉得饿,说明他还可以不断吸收运化食物,有养分注入身体,就还可以活得越来越好,所以——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必致延剧。一个人可能生命危在旦夕,但一旦这口气提起来,有了胃口,很快就会好转。一个人如果总是没有胃口,那么即使是很轻微的问题,也会慢慢变得萎靡不振,人还没有死,供养的能力弱了,脾胃先死掉了,生命力先死掉了,看起来表面无事,内部可能已经糠了。有胃口能吃进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化。如果不去运化,吃进来的食物,就不会变成你想要的气血精气神,只会成为痰湿垃圾伴你左右。所以,粗茶淡饭一样长寿,山珍海味,也可能是一种消耗而非补养,就在于此。这就是脾的作用了。善治者,惟在调理脾胃。脾胃在中焦,脾属土,又主运化。你看土地,你给播撒种子,它还你整个麦田,我们的脾,就像是身体里的土地,可以把吃进来的东西,好的东西,被吸收,不好的东西,变成糟粕,被排出去。如果我们的土地不够好了,供给出来的养分少,身体得到的少,我们才会渐渐萎靡。这个时代的我们,或多或少,有一点脾虚冷饮外卖,吃得太横太油腻,还有工作学业的压力,让我们一直处于久思的状态里,不爱运动,久坐,这些都是伤害脾胃的。这些脾虚的症状,你有哪些呢?便溏,便便不成型湿气重浑身没力气早上头很重起不来,起来了脑袋也不清楚大便粘马桶,需要用很多手纸白带过多舌苔厚腻虚胖浑身的肉松松垮垮身体浮肿,特别是到了下午眼袋很大的那种黑眼圈很愿意想事情,但总是想不明白睡觉爱流口水脾胃后天之本,养好脾胃,后天持续努力,即便有先天的补足,也还可以成就更精彩的人生。一、调畅气机,按揉这些养脾胃的大穴人活的就是一口气,气机顺了,才能五脏调和舒适不得病。如果脾胃气机逆乱,脾气该升不升,胃气该降不降,那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脾如果不升反降,叫做「脾气下陷」,也叫中气下陷。原本应该上行运输到头面、上肢的营养气血都上不去,中正支撑的力气也若弱了,就会出现: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无力、不爱吃东西,吃了会腹胀、腹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胃如果不降反升,叫做胃气上逆,这时人就会:恶心、呕吐、打嗝、反酸。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平时可以多按揉脾胃经穴位,通经活络,促进气机运行。推荐穴位:中脘穴,丰隆穴,太白穴,足三里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按揉的时候,可以把意念放在穴位上,身心放空是最好的。二、炒米水,健脾祛湿五谷为养,作为五谷之一的大米,自然与我们的脾胃最相宜。炒米,焦香入脾,香可燥湿,让脾舒畅。烤焦的馒头也是可以健脾消食的,但对于泡茶来说,还是米更好。炒米茶特别适合:
吃撑的时候
脾虚而胖的人
习惯性便溏
便秘,有宿便的人
突然拉肚子
平时总没力气,没胃口的人
做法如下:
生大米,放在锅里,小火炒到微微焦*,然后密封保存,随时用开水冲泡。炒米茶,健脾消食祛湿,平时当水喝就可以。注意:因为炒过的米,有一些燥气,如果是阴虚容易上火的人,喝这个炒米茶,就需要多喝一些水,嗓子痛的时候,就不要喝了。三、中成药脾湿重的除了穴位按摩和炒米茶,还可咨询中医服用一些中药,如参苓白术丸,有脾胃虚弱、舌胖大、舌面湿漉漉的、大便软,稀,体倦乏力,明显湿重的可用。归脾丸,健脾养心安神,此外还有,健脾丸、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等。总之,保养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是我们长寿的基础也是根本。 往期精彩回顾
气血足人不老!补血、补气就吃它~
记忆力衰退,灸此穴是根本~
晨练此功,不到5分钟就能出汗,精神一整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转载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