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治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的妙方:蓖麻子仁98%,五倍子末2%。用法:选用饱满而洁白的蓖麻子仁和五倍子细末混匀,打成烂糊,制成直径约1.5厘米,厚约1厘米的〈蓖倍膏〉药饼。先将患者百会穴上剃去药饼大一块头发,然后将药饼放上,绷带固定,贴后早.中.晚各加热熨1次,每次10分钟左右.2天更换1次药饼,6天为1个疗程!孕妇及吐血患者忌用!据研究,蓖麻子可加强肌肉紧张度,剌激脏器滑肌及韧带收缩。用其贴敷百会除治疗胃下垂外,对脱肛及子宫下垂等均有效验!此方为陈得心等在《新医药学杂志》年2期上介绍,年8期作了补充说明!胃下垂是由于某些职业或饱餐后剧烈运动,使胃的周围韧带松驰,而致立胃时胃下缘达盘腔.胃小弯角切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的病症。多见于身体瘦弱,胸廊狭长的人,或兼见于肝.肾.子宫下垂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纳少,脘腹胀满,食后坠重感,平卧则缓,或伴有呕吐.嗳噫.嘈杂.吞酸等胃病症状。本病属中医的〈胃缓〉.〈胃脘痛〉的范畴。《新医药学杂志》又名为《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年创刊,半月刊,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最早的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现月发行量近10万册,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医杂志》前身为年1月创刊的《北京中医》杂志。年1月更名为《中医杂志》,年8月~年6月、年8月~年6月停刊。年7月复刊后改名为《新医药学杂志》,年7月恢复《中医杂志》刊名。本刊刊名由〈郭沫若〉题写。《中医杂志》英文版年创刊,是当时唯一用英文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术期刊,年被medline收录,成为国内第一本被收录的中医期刊。年又被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版(SCI-E)收录。自“神农尝百草”到我们那些历历可数的家珍——《伤寒论》《*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医历千年护佑着这个民族。世界上,瘟疫与逃亡留下了一座座曾经高度发达的城市,渐渐被荒漠湮没,而华夏大地上却没有因为瘟疫而被废弃的地方。西医对病症讲究精准的学理分析,没有胜算不会出手,它是一门科技,能够发出“科学的判断”。也正是这一点让现代人质疑中医。和西医的造影、化验、超声波等诊断手段相比,中医只有“望闻问切”和一套近乎玄乎的说法。这是中医的“短板”,“得手”与“失手”都拿不出“人体数据”。而依靠个案经验的累积很难得到广义上的认可,因而发展很慢!中医中草药的起源就是救死扶伤!小哥〈〉对古人之智叹为观止!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中医中草药的背后是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每一个炎*子孙所期盼的!四气五味,八纲辨证,中医原理与中国人日常说的一些成语是沟通的,如“阴盛阳衰”“此消彼长”“月满则亏”“否极泰来”“祸福相依”……在中医和道家的观念里,人从来不会高过自然,人要配合、服从自然。例如四季的饮食与作息,春天发动,冬天收藏,讲的是气,也是万物的规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