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次推送
全文共计字丨阅读需要5分钟
一提起呃逆,放在以前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现在和我们一起学习的朋友应该了解,呃逆就是打嗝,它的发作主要是胃气上逆,气冲于喉间,呃呃连声。如果是偶尔的呃逆,大家可以自己用“土方法”解决,但是连续好几天的呃逆那就要找找原因了,这可不是简单的打嗝。今天就跟大家讲讲三种不同诱因的呃逆,或许你的打嗝不断就是其中一种类型。
·寒型呃逆
病因:外感风寒。
症状:呼吸声粗大,嗳气频做,呃逆连声,体乏怕冷,恶心,吃点东西就胃胀等症状。
方药:小柴胡汤加旋复代赭石汤加减:柴胡15g,香附10g,*芩10g,姜半夏10g,*参10g,苏叶10g,橘皮10g,代赭石10g,旋覆花10g,竹茹15g,炒苏子10g,枳壳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3个去核。每日1剂,水煎服。
·热型呃逆
病因:阳明热盛,胃火上冲。
症状:体壮气粗,面红目赤,呃逆不断,声音洪亮,打嗝气味难闻,便秘,小便短赤,胸闷等症状。
方药:*连汤加减:*连10g,半夏10g,太子参10g,生姜15g,竹茹15g,代赭石15g,炙枇杷叶15g炒苏子15g,橘皮15g,小茴香15g,木香10g,枳实10g,甘草10g。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
·心虚型呃逆
病因:心血虚,脾肾阳虚。
症状:胸闷气短、出虚汗、食欲不振、呃逆声沉闷、面色无华、倦怠乏力、手脚不温、胃脘不舒服等症状。
方药:生脉饮加附子理中汤:人参10g,黑附片10g,白术10g,干姜3g,竹茹15g,橘皮10g,代赭石15g,炙枇杷叶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炙甘草5g,柿蒂3个为引。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现非病理性的打嗝,而这样的打嗝一般是由于受到寒冷刺激、吃饭过饱、吃东西过快或吃太干太硬的食物后出现的,不必紧张,一会儿就能停止打嗝。如果持续的时间长或打嗝声音响亮,动作比较大时,可以使用深吸气、吞水、按压睛明穴、含姜片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大家可以翻找查阅的。
也有很多人都会把呃逆和嗳气认为是同一个症状的不同名称,但实际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症状。
呃逆是打嗝,嗳气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饱嗝。
呃逆:胃气上逆,扰动膈肌引起的反应,不伴有气体;
嗳气:胃里或食管内的气体通过口腔益出,伴有气体。
呃逆:发作时声音是“呃~呃~”;
嗳气:发作时声音是“嗝~~~,嗝~~~”。
呃逆:多是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短暂呃逆,也可能是今天讲的因素;
嗳气: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症状之一,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所以呃逆和嗳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症状,大家不要弄混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想看更多的内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