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煦
本书结合国内知名养生专家的脾胃观点,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全面讲述保养脾胃的方法,让你轻松拥有健康脾胃。
第一章养脾胃·识
1.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是人体的气血之源、后天之本、加油站。要想身体好,首先要养好脾胃。
2.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而脾是输送和吸收。两者处于身体的中间位置,相互为表里,脾为脏,胃为腑。
3.脾气虚:乏力、软弱无力、少食体胖、眼睛红肿、眼袋大、脱发、脸色蜡*、嘴唇无血色、睡觉流口水/人参养荣丸、人参健脾丸、生脉饮。
4.脾阳虚:阳气虚弱,脾胃虚寒/手脚冰凉怕冷/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温阳散寒食物如牛羊鱼肉/理中丸。
5.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不容易止血、月经过多/补脾气、气血/人参归脾丸。
6.胃阳虚:胃虚寒,胃阳气不足/饮食不规律、吃生冷食物所致/进食后不消化、总喜欢吃温热食物/多吃暖胃驱寒如牛羊肉、南瓜等食物。
7.胃阴虚:胃阴液不足/由长期有胃病未治愈、食辛辣食物太多、忧思过度引起/食欲好却不能多吃、总想吃饭但吃不了很多就有饱腹感、口舌发干、大便干燥/少吃辛辣温热如羊狗肉食物、多吃银耳、苦瓜、鱼肉、百合、绿豆等滋阴清火的食物。
8.胃中火气盛:牙龈肿痛、口气重。
9.鼻头红:脾胃热;鼻头淡白色:气虚:鼻头青灰色:病危严重。
10.增强肠道蠕动能力:多吃膳食纤维(各种粗粮杂豆);多吃寡糖(大蒜、咖啡、蜂蜜)。
11.大多数胃病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不可长期依赖西药治疗,会损伤肝肾。遵循三分治、七分养原则。
12.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率最高的慢性感染菌之一。最好不要吃大锅饭,餐具和水杯也要分开使用,注重口腔卫生。
13.胃痛不一定是胃病引起。胆囊、心脏、肝左叶、胰腺出现问题时也可引起胃痛。
14.胃溃疡反复发作小心癌变。
第二章养脾胃·调
1.不吃早餐有很多危害。低血糖、胃酸过多(八九点分泌胃液,需要食物中和,长期胃酸过多会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便秘、胆结石、长胖、幸福感降低。
2.优质早餐:淀粉类(面包、馒头、燕麦、红绿豆、红薯、芋头);蛋白质(牛奶、鸡蛋、豆浆);蔬菜、水果。
3.午餐以主食+搭配。主食以五谷为重,菜类要有青赤*白黑五色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七分饱。
4.晚餐不要多吃,最好在六点以前进行。吃太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加重消化负担。
5.三餐规律,按时进餐。早餐:7-8点:午餐:12-13点;晚餐:17-19点。胃的蠕动和胃液分泌都有固定时间节奏。长期不按时吃饭或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胃酸会侵蚀胃粘膜,引发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细胞寿命每2-3天修复一次。
6.饮食清淡。常吃油炸、熏制食物会引发胃粘膜溃烂,含有大量反式脂肪、也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7.细嚼慢咽、感受食物的馈赠。唾液是碱性的,咀嚼的次数越多越能中和胃酸。食物在嘴里至少经过20次咀嚼,才能被很好消化,30次最容易被人体吸收。
8.饭后不宜马上进行运动,容易引起腹痛甚至胃下垂等。饭后休息至少30分钟后再进行运动比较合适。
9.合理的饮水时间。早上7点第一杯水,洗涤肠胃,促进通便。9点第二杯,补充水分。11点午饭前第三杯,滋润肠道。12点饭后第四杯,帮助消化。15点喝一杯茶或咖啡,集中精神。晚饭之前最后一杯,增进饱腹感。饭后立马饮水会稀释胃液,使食物还没消化就进入小肠,削弱消化能力、引发疾病。喝水要喝烧开的水。气虚、阳虚的人不适合每天大量饮水。
10.防寒保暖。多穿衣;多吃温热、清淡、软化食物,少吃过酸、辛辣、油炸食物。忌食生冷食物,胃喜暖而恶寒。
11.吸烟酗酒是脾胃杀手。酒精和烟中的尼古丁会加重胃炎、胃溃疡。
12.补充维生素A、C,增强胃部活力,阻止胃癌致病因子。奥美拉唑和胃舒平等治疗胃病的药物会影响VC的吸收,因此胃溃疡患者要多补充VC。大多数胃药都是中和胃酸的,而VC片是酸性,两者同时服用会相互影响,应间隔两个小时以上。
13.多补充*色食物。如*豆、南瓜、胡萝卜、玉米、地瓜、柠檬、香蕉、橙子、芒果。
14.久坐伤脾。不要睡懒觉和久坐不动、卧床太久。会减弱脾的运化功能、妨碍神经系统、影响肌肉、关节、泌尿系统功能。
15.滥用药物。水杨酸类损伤胃粘膜。常见药物对脾胃有不良反应的:阿司匹林、红霉素、洁霉素、布洛芬、保泰松、牛*蛇胆川贝液、枣仁安神液等。
16.超负荷工作、疲劳过度、睡眠不足,会引起免疫力下降、胃部供血不足、伤肝等。
17.忧思伤脾,脾志在思。不良情绪会促使胃液分泌增加,出现功能性胃病,长此以往会引发溃疡甚至胃肠道肿瘤。吃饭时生气会肝气郁结和影响神经系统。
第三章养脾胃·动
1.经常活动脚趾,按摩脾胃二经。力度不宜过大,感觉舒服为宜并持之以恒。
2.按摩小腿肚,可缓解胃痛。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反复进行。
3.按摩腹部,增强肠胃消化能力,缓解便秘。饭后两个小时,不过饱或者过饥,平躺在床上。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用力适中,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先顺时针再逆时针分别按摩50下。
4.仰卧起坐,增强胃肠蠕动。预防胃下垂,拉伸脊椎,减肥。不要在饭后马上进行,先做10分钟热身。
5.散步一小时,促进胃肠消化吸收。缓慢行走,30分钟为宜。胃下垂的患者饭后不宜散步。
6.太极拳,帮助恢复胃肠功能,防衰老。
7.三阴交穴——排*去湿抗衰老
8.天枢穴——刺激胃肠蠕动
9.隐白穴——缓解腹胀、食欲不振
10.阴陵泉穴——通经活络、健脾理气。
11.足三里穴——缓解便秘、消化不良
第四章养脾胃·补
1.对脾胃有益的健康食物
★莲藕:生藕清热凉血;熟藕养胃滋阴、养血、健脾益气。还可喝一些藕粉。
★山药:滋补脾胃、药食两用。补虚养颜、保护胃粘膜,清热、清肺,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红枣、桂圆和山药一起熬汤可补气血、健脾胃,是养胃佳品。
★土豆:增加胃动力,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调中,保养容颜、减缓衰老。土豆牛肉搭配食用能补脾胃、强筋骨、益气血、是进补佳肴。腐烂发芽的土豆有过量的龙葵素引发中*。
★香菇:促进食欲和人体新陈代谢,缓解四肢乏力。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化痰理气。对糖尿病、肺结核、神经炎有治疗作用。
★薏米:利水渗湿健脾。利尿解热驱虫。VE减少色斑。搭配红豆预防贫血。
★胡萝卜:明目、保护眼睛、健脾和胃、增强胃壁细胞活力、维持胃粘膜层的完整。加强肠道蠕动。烹调胡萝卜时不能加醋会导致胡萝卜素流失。*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
★鱼肉:暖胃,胃炎和胃溃疡患者每周吃2~3次鱼,可减轻胃部炎症。脾胃虚弱多吃鲫鱼,但不宜和鸡肉大蒜一起食用,感冒避免吃鲫鱼;消化不良多吃带鱼;胃寒冷痛多吃青鱼。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和预防老人老年痴呆。
★木瓜:止呕止泻、化湿和胃、舒筋活络、促进消化、美容护肤、延缓衰老、降低血脂血压、抗癌。
★香蕉:缓解压力和神经疲劳、镇静、缓解便秘、防止高血压。
★橘子:开胃理气、每天吃三个橘子可以满足身体所需VC,橘络预防高血压,不能空腹吃橘子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刺激肠胃。
★山楂:开胃消食,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不要空腹吃、在饭后食用。只消不补,脾胃虚弱的人要少吃。(我不能吃)
二不能吃的食物
★辛辣食品如麻辣火锅、麻辣烫。辛辣食材如辣椒、胡椒、花椒等。会导致气虚、免疫力降低、便秘、上火、暴躁、损害胃粘膜。有胃炎、胃溃疡的人少吃生葱、辣椒等食物。
★生冷食物。胃喜暖而恶湿寒。破坏胃粘膜层,伤肝更伤脾。
★汤圆。粘性很强,多吃容易消化不良。
★猕猴桃。属寒性,损伤胃阳气,增加胃酸,引发腹痛。
★刚出炉的面包。残存的酵母还在发挥作用,加强胃酸分泌。最好在面包出炉两个小时以后食用。也可以将冷面包放入微波炉加热或者做成烤面包片,烤焦后表皮形成一层糊化层可以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鸡精。过多摄入会妨害胃溃疡愈合。引起肥胖,加重过敏性鼻炎,诱发高血压。
第五章养脾胃·男女老幼
1.女性
★脾虚三大原因:情绪敏感、运动量少、过度减肥。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经常找闺蜜聊天、保证三餐规律。
★吃再多也不胖和喝凉水都长肉都属于脾虚。
★月经时间不规律、颜色偏黑、痛经;胸部过小;皮肤红肿热痛、干燥脱屑、色斑;面色发*等都是脾胃不好的症状。
★应多吃菌类、桂圆莲子糯米红枣粥、鲜鸡肉等食物。
2.男性
★戒烟、节制饮酒。
★保持良好情绪。避免过度喜怒哀乐。
★提高睡眠质量。
★多坚持体育活动。
★脂肪肝。饮食清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减少糖和脂肪。戒酒。增加运动。
★补肾、补阳。多吃鱼虾、牡蛎、韭菜、鲤鱼。
★虚胖:减少脂肪摄入。饮食清淡、少油盐。
★用眼过度:磷脂高的食物。蛋*、鱼虾、核桃、花生、动物肝肾、胡萝卜、菠菜、枸杞子、水果等。
3.孩子
★脾阴虚:嘴色鲜红色;舌苔薄、发红;下眼袋较大,微红甚至发紫。
★脾阳虚:舌头颜色较淡,舌苔布满齿痕;嘴唇颜色发白:下眼袋较大,淡白色;饭后易腹胀,身体浮肿;怕冷,喜热食,易腹泻;不爱说话也不爱动,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
★积食:舌苔变厚;嘴里有异味;没胃口;特别能吃但很瘦;睡觉不踏实;嗳气呕吐;胀肚子;腹泻;大便特别臭、酸腐味道。
★多吃五谷杂粮,不要只吃精米。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帮孩子按摩腹部,加强肠胃蠕动,促进吸收。轻柔15分钟。
★家长保证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良好的生活氛围。父母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4.老人
★适当运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油炸、辛辣、生冷食物。
★饮酒适量。过量饮酒影响血压。
★保持好心情。不仅有好食欲,还对生活更有信心。
第六章养脾胃·四季
1.春季
★保暖。春季气温起伏不定,应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好的精神状态。轻松愉悦的心情,健康合理的作息时间。
★初春多吃高热量食物:中旬多吃青菜;晚春多吃清淡。
★养脾,少吃酸多吃甜。也可多吃一点辛辣、葱。
★吃香菜。洗净切段,用酱油、花椒油、香油、盐、糖凉拌生吃。
2.夏季
★每餐不宜过饱,少吃油腻,多吃祛暑、祛湿类如绿豆、薏米等食物。吃些含钾食品如西瓜。
★适当运动,半小时为宜。
★忌:贪食冷饮、吹空调、穿露脐装、喝太多凉茶、不吃主食、熬夜、增加出汗量。
3.秋季
★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蔬果。
★多吃滋阴降燥、清热泻火的食物。
★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
★增加衣物防止腹部受凉。
★情绪乐观、避免焦虑忧伤。
4.冬季
★不食用过冷过硬食物,多吃蛋白脂肪类。
★温热避寒,早卧晚起,多晒太阳,注重保暖,晚上可用热水袋敷脐部。
★食补:羊肉、大枣、桂圆、白菜、银耳、木耳、枸杞、坚果类。多喝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