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诊断胃下垂危害多多,务必注意饮食规范
中医将胃下垂归为“胃缓”,认为长期饮食失节、七情内伤或劳倦过度会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而发病。
胃下垂常常与体型及体质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女性和体型瘦长无力者。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此时容易导致胃下垂的发作。另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患病概率也比较高。
胃下垂较轻的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部不适、饱胀重坠感,尤其在餐后、站立或劳累的情况下会导致症状加重,且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因此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胃下垂患者的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用削弱,所以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使之留在胃里难以消化,因此饮食的首要原则就是减少每次用餐量,增加用餐次数,以每日4~6餐为宜。
2.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活动缓慢,若进食囫囵吞枣,必然导致食物填在胃中,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
3.食物细致柔软
质地偏硬的食物进入胃内不易消化,还能够损伤胃黏膜而导致胃炎发作。因而,平常所吃的食物应以细致柔软、清淡、易消化为宜。
4.养分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膂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欠好,容易发生机体养分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易感到疲惫和精神不振。因而,患者要注意在少食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养分均衡,使糖、脂肪、蛋白质三大养分物质份额均衡分配。
此外,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杏仁、鲜藕汁、羊肉、生姜等可以补益脾胃,温中散寒,祛除脾胃寒气的食物,用以减轻症状。经常食用如卷心菜、猴头菇、胡萝卜、酸奶、山楂等促进消化对胃有益的食品。
5.削减刺激性食物的影响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影响胃液分泌,干扰胃肠的蠕动,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剧,影响病情恢复,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饭后若感不适,可做短时间的平卧休息,一定要注意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来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现在很多人都说“饭后运动容易导致胃下垂”,并且这个说法还得到不少人的肯定,甚至还有人亲身“验证”了这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靠谱吗?
1、什么是胃下垂?
简单来说,正常人的胃是在腹腔左上方,直立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两横指处(图右),如果放松站立时,胃的位置低于此甚至掉入下腹部的盆腔,我们称之为胃下垂(图左)。
2、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吗?
胃在空虚状态下呈扁袋状,当处于充盈状态时其表面具有一定的张力来分散重力的下垂趋势,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同时,在胃的周围有很多强有力的韧带结构,比如肝胃韧带、脾胃韧带等。这些韧带能够使胃可以在正常的空间范围内活动,饭后运动的震荡、位移力其实远远不足以动摇这些韧带结构。
3、胃下垂的原因是什么?
最常见的胃下垂原因实际上是腹肌薄弱、腹腔压力低的无力型体型(即体型瘦长的人),和饭后是否运动没有直接关系,虽然有些胃下垂严重的病人可能在饭后立即运动会有不适,但并不是运动导致胃下垂,而且科学的锻炼反而可以增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来改善病情。
那么“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
4、饭后运动与胃有什么关系?
真正和饭后运动有关的问题是胃内容物的返流。当胃内食物太多,贲门(食物从食管进入胃的部分)松弛关不住,幽门(食物从胃排出的部分)狭窄打不开,胃蠕动能力太弱时,如果进行剧烈的运动,腹压增加会导致胃内容物经贲门返流,烧灼食道,甚至经食道直接到达口腔,于是出现烧心、返酸甚至呕吐的情况。
5、怎么挑选合适的运动时间?
对于饭后想要运动的人来说,什么时候运动才是最合适的呢?
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可以做些轻量的活动,比如擦桌子、扫扫地等。
饭后1小时,可以进行快走、慢跑这类中等强度的运动。
饭后2个小时,是最佳运动期,这时候可以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而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幽门狭窄、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胃轻瘫以及一些服用药物的患者来说,需要较普通人等待更长的时间再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