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是,什么人饭后应该走、什么时候走、怎么走、走多少,里面的学问可不少,下面是健康专家给出的“饭后百步走”建议,赶紧收藏学习吧!
1、什么人饭后应该走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饭后散步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在美国,营养学家根据长期的观察发现那些长期缺乏运动、中段肥胖的患者非常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事实上,肥胖已经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号致病因素。
因此,如果你能坚持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散步,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过程,而且也能够相应地减少自己相对静卧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对
大多数健康人而言,饭后百步走无疑是有益于保健的好习惯。
2、饭后应该什么时候走
一般来说,放下筷子就运动的习惯并不可取。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从而有相应充裕的时间与胃里的胃液相混合。然后,再缓缓地从胃里排出,进入十二指肠进行消化。
如果进食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无疑会给胃凭空增加许多紧张因素,破坏正常
的工作程序。健康专家揭示:饭后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
的作用。除此之外,气候、季节直接决定着散步的环境。比如说,寒冬腊月里显然在居住环境里走动走动效果会更好些。
3、饭后应该怎么走
进食后胃内容物增加,负担过重。所以,走路如果不加注意,也可能背离健身的初衷。如走路过急、上坡下坡、跳舞甚至蹦迪等超出散步范畴的活动形式,都会加重胃肠负担。非但不利于健康,还可能导致胃下垂等疾病。另外,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运动量太大的结果,一来增加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二来扩张皮肤表面小血管以促进散热。于是,原本分布到胃肠道的血液就被分流到身体其他地方。结果,影响了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由此可见,正确的走法可以用闲庭信步来形容。如果百步之内必须上下楼梯,或是小跑过马路,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比较剧烈的活动最好等到饭后一个半小时后进行。
4、饭后应该走多少
如果说“百步”对问题的回答还不算明确的话,医学家通常还建议以时间作为适量散步的尺度。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中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觉劳累,增加心脏的负担;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只有多走一些,才能打破体内代谢过程中那些积重难返的恶性循环。
要注意的是,饭后散步和体育锻炼不同。它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胃肠保健的效果。在运动即将结束时,应逐渐减速并且不要在行走结束后就立刻坐下来,应该调整呼吸,充分放松,做一些伸展动作,使脉搏尽快恢复到安静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