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饭后不是立刻就走一走 [复制链接]

1#

俗话讲: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饭后走百步,不用去药铺。这句话是说每天在用餐后固定的时间散散步,适当活动活动,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但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还没有说全面,应该是吃完饭后休息60~90分钟再走一走,而不是立马就进入运动的状态。为什么?因为吃完饭后,人体大部分血液会流向胃肠道,来帮助食物消化,如果立马运动,会使得血液流向四肢,进而减少了胃肠道供血,增添了胃肠消化负担;另外,立马运动也会使食物中的单糖物质,快速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影响消化;此外,也会使胃肠道蠕动受到影响,易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吃完饭休息个把小时之后再走一走,能防止脂肪在体内堆积,改善胃酸分泌。

还有要特别强调一点,饭后不能马上就做剧烈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跳绳等这会加重食管反流。

对于体质虚弱、胃下垂的人,饭后不宜运动,饭后至少平躺10分钟,因为吃完饭后胃中食物还未消化,如果突然运动势必会增加胃部震动,加重胃部负担,甚至会引起胃下垂。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饭后不能立马平躺在床上,也不能立马运动,以免因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脑卒中。因此饭后走一走是要因人而异的。

从中医的角度讲,建议饭后静坐最好,这对养心大有好处,尤其对上了年纪的老人而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黄帝内经》中有记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盈与亏,关系到人的健与衰;“神”的得与失,又关系到人的生与亡,欲养生者当养“神”。因此,古代修身养性的人,经常把闭目养神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又有效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还讲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通过闭目养神,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忧无虑,直至入静,便可达到养生安神的功效。这对于消化能力差的老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养生方法,饭后静坐养神时,可以减轻胃部的压力,让它更好的消化食物,而不是饭后百步走,增添胃部负担,静坐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或按摩,如此缓解疲劳,放松心情,促进肠胃的血液循环。长时间坚持这个好习惯,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力,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朋友,请多支持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